珠江時報記者蘇綺玲 通訊員柳少華 鐘鉅添報道:昨日,南海舉辦表彰活動,歡迎2018年全國、省五一勞動獎狀、獎章獲得者載譽歸來,并啟動南海區職工職業技能競賽。
“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是成就南海今天發展的關鍵,也是新時代最需要弘揚和堅持的精神力量。”南海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鄭作勛在活動中發出倡議,號召廣大勞動者向先進模范學習,積極投身創新創造,以職業技能和創新能力支撐企業發展壯大,成就南海制造品牌。
佛山市總工會副主席楊玉瑞,南海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總工會主席朱偉新等出席活動。
9個集體和個人受表彰
佛山領導為獲表彰的集體和個人贈送鮮花和紀念品。珠江時報記者/方智恒攝
今年,南海共有9個集體和個人受到全國、省表彰。其中,本田汽車零部件制造公司工會委員會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廣東吉熙安電纜附件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龍莉英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廣東堅美鋁型材廠(集團)有限公司氧化二車間工藝技術班組、廣東文燦壓鑄股份有限公司壓鑄車間二班、廣東新怡內衣集團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等3個單位分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廣東中鵬熱能科技有限公司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萬鵬、廣東省九江酒廠有限公司總經理關正生、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總工會主席張雪琴、佛山市南海佛廣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出租車駕駛員龐建波等4人分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這一殊榮意義重大。雙手接過獎章時,我內心特別激動!”說起在廣東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勞模表彰大會接受頒獎時的情景,龐建波滿臉自豪。他不但駕駛技術過硬,而且借助崗位平臺組建了“愛心車隊”提供免費愛心載客、助殘敬老、送考助學、搶險救災等公益服務,曾獲廣東省崗位學雷鋒標兵、“南海區青年文明號”稱號。
“過去的成績是鞭策我前進的動力,我感到肩膀上的責任更重大了。”繼獲評廣東省勞動模范、南海區大城工匠后,龍莉英今年又將“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收歸囊中。她表示,新榮譽是新起點,今后將立足實際做好眼前事,用勞模精神影響身邊每一個人。
歡迎儀式上,楊玉瑞、鄭作勛、朱偉新等向獲獎者送上鮮花表示誠摯祝賀。載譽歸來的勞動模范和先進集體,以及多位技能展示嘉賓共同點亮“南海榮譽墻”,寓意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如星星之火,助推南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動勤勉工作蔚然成風
作為制造業大區,南海堅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和企業家精神,各行各業涌現出一大批技術能手和勞動模范。至今,全區有各級勞模263名。
鄭作勛對廣大勞模為品牌南海建設所作的積極貢獻表示感謝。他指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升級工業園、建設新都市、發展新經濟,全領域打造品牌南海,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新成績,這匯聚了廣大職工、勞模工匠、先進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他們身上集中展示的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精神,是新時代最需要弘揚和堅持的精神力量。
“南海正加快全球創客新都市建設,積極構建‘兩高三新’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全面貫徹落實‘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不懈努力。要實現這些目標,就必須培養一大批創新技能型人才,激發南海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鄭作勛號召廣大勞動者向勞動模范、先進集體和大城工匠學習,讓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深入人心,讓誠實勞動、勤勉工作在南海蔚然成風;以勞動競賽為契機積極投身創新創造,在生產實踐中比學趕幫超,爭當鉆研生產技術、推動提質增效的現代產業工人和優秀工匠,以職業技能和創新能力支撐企業發展壯大、成就南海制造品牌。
昨日同時舉行了南海區車工(數控車工方向)技能比賽,拉開2018年南海區職工職業技能競賽的序幕。今年全區競賽項目共20項,預計參賽職工將超過4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