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行業景氣度的回升,這些行業由去年利潤基數較低以及今年以來的漲價效應造就了收益的高增長。加上美元貶值的趨向難以短期改變,這些包含資源、景氣度以及內需等眾多利好因素的雙增長行業將會迎來新一輪的業績浪潮。
黑色金屬 前三季凈利同比增521% 據國內知名鋼鐵現貨交易平臺“西本新干線”提供的最新市場報告,上海建筑鋼價在橫盤糾結一個月之后,突然“掉頭”大幅走高,“中間貿易”趨于活躍,庫存減倉。與此同時,鋼鐵原料價格正在走高,鋼廠價格全面上提,黑色金屬行業個股迎來發展機遇。
黑色金屬行業實現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雙增長。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與wind資訊最新統計,黑色金屬(申萬一級)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548.37億元,同比增長33.88%;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0.05億元,同比增長521.38%。該行業實現每股收益為0.2355元、每股凈資產4.2321元、每股營業總收入9.3712元、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0.3719元、凈資產收益率為5.67%;以11月8日收盤價計算,黑色金屬板塊動態市盈率為24.11倍(行業數據均為加權平均所得)。
具體個股來看,黑色金屬行業有27只個股實現營業收入與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雙增長,占該行業33只個股的81.82%。27只個股中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增長率超過300%的個股為馬鋼股份、太鋼不銹、三鋼閩光、八一鋼鐵、鞍鋼股份、西寧特鋼等9個股。
據悉,9月份的鋼鐵產量情況持續走低。生鐵、粗鋼和鋼材產量月環比下滑幅度較大,其中粗鋼產量環比8 月份下降了7.15%,連續第四個月下滑,月產量4794萬噸。鋼材產量為6542 萬噸,環比下降幅度達到-6.11%。粗鋼產量同比下滑5.45%,鋼材產量同比增長6.97%。9月份波及主要產鋼區省份的限電限產效果明顯。
9月份鋼材出口在經歷了8月份的急劇下跌之后小幅反彈,單月出口301萬噸,進口132萬噸,凈出口169萬噸。2010年1-9月累計出口3393萬噸,累計進口1252 萬噸,累計凈出口2141萬噸。鋼材出口轉弱,主要還受政策影響,而國際國內價差在9月份變化很小,雖然價差減小對出口的負面作用較弱,但最起碼可判斷價差短期內不可能成為拉動出口增長的催化劑。
10月份國內鐵礦石價格升幅繼續跑贏鋼材價格,遷安66%干基含稅的價格整體上漲了5.83%,當前階段鐵礦石價格比鋼材價格強勢的主要邏輯是,因為全球經濟不太樂觀,所以主要經濟體超常規的貨幣寬松,貨幣寬松導致資源品價格上漲,而全球經濟不樂觀表明下游行業對待中游產品價格上漲總是存在一份警惕心理,只有當刺激政策促使經濟出現上升時,鋼礦價比才有可能上升。
鑒于當前的市場環境,以及行業基本面仍沒形成趨勢。渤海證券判斷11月份鋼鐵板塊難以跑贏大盤,但亦存在跟漲和補漲需求,投資鋼鐵股能獲得絕對收益,但相對超額收益的可能性不大。個股推薦上,三類鋼鐵股將跑贏行業指數,一是鐵礦石含量高的公司,資源價格高位對其受益相當明顯,如西寧特鋼和酒鋼宏興。二是大鋼鐵,受行政減產影響小,且四季度還能獲得季度定價與現貨價的價差優勢,四季度業績環比將趨于上升。
有色金屬 前三季凈利同比增166%
國土資源部正在醞釀的大規模地質找礦行動被業內稱之為“全國地質找礦行動計劃”,這一用時5年計劃,將投入300億元資金,對目前有色金屬行業擴大產能和資源十分有利,加上目前該行業景氣度明顯回升,投資價值將逐步回升。[pagebreak]
有色金屬行業實現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雙增長。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與wind資訊最新統計,有色金屬(申萬一級)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119.34億元,同比增長64.78%;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6.34億元,同比增長165.69%。該行業實現每股收益為0.2282元、每股凈資產3.4935元、每股營業總收入6.0406元、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0.1616元、凈資產收益率為6.95%;以11月8日收盤價計算,有色金屬板塊動態市盈率為83.43倍(行業數據均為加權平均所得)。
具體個股來看,有色金屬行業有51只個股實現營業收入與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雙增長,占該行業67只個股的76.12%。51只個股中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增長率超過300%的個股為包鋼稀土、中鋼天源、廈門鎢業、寧波富邦、東陽光鋁等7個股。其中,包鋼稀土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531.83%位居第一,2010年三季報披露,預計2010年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200%以上,上年同期凈利潤5577萬元,每股收益0.069元。業績增長是因為2010年稀土市場保持了強勁的復蘇勢頭,產品價格持續上漲,行業景氣度顯著回升;同時,公司大力推進降本增效,加大市場運作力度,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提高。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增長系報告期稀土產品價格比上年同期大幅上漲,同時銷量有所增加。
今年上半年我國金屬原礦進口依存度超過50%的有鎳、銅和鋁,其進口依存度分別達到63%、59%和51%,其次是鋅、鉛分別是31%和28%,最低的是錫不到20%。鋁的進口依賴度高主要是因為我國鋁土礦的品味較低,而國外鋁土礦供應較為豐富,所以冶煉企業采取大量從國外進口原礦的方式生產電解鋁。我國錫儲量豐富且集中,除了部分企業由于保護性開采的原因從國外進口,大部分錫冶煉企業的礦石自給率都較高,所以我國錫進口依賴度較低。
庫存可以看作是供給的一部分,所以一般來說價格與庫存成反向關系,當庫存大幅上升時價格會下降,反之亦然。LME是全球最早也是最大的金屬期貨交易所,其每天公布的庫存數據最具市場影響力。今年以來庫存下降最快的是錫,目前LME錫庫存只有年初的一半,其次是銅和鎳,今年以來庫存已分別下降了約26%和23%,鉛、鋅的庫存變化不大,而鋁的庫存則維持在歷史最高位。
在經濟復蘇、資源不可再生和貨幣貶值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利用本國資源已成為各國政府心照不宣的“國策”,所以未來供應短缺的品種會更加短缺。從供給集中度上看,基本金屬中錫和銅的供給壟斷性最強,錫的前三名供應國家壟斷了近80%的市場份額,銅則達到了67%,第二梯隊是鉛、鋅、鎳分別是57%、55%和47%,鋁的供應則最為分散,前三名的集中度只有32%。金元證券建議,存在資產注入或收購外部礦山可能的公司值得關注。
采掘 前三季凈利同比增26% 國家發改委監測,10月份,主產省煤炭平均出礦價格為每噸719元,比9月份上漲1.04%。其中,動力煤平均價格為每噸527元,比9月份上漲0.65%;煉焦用煤平均價格為每噸975元,上漲1.32%。主產省焦炭平均出廠價格為每噸1596 元,比9月份上漲4.57%,煤炭價格的上漲,將對采掘行業業績產生正向拉動。
采掘行業同樣實現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雙增長。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與wind資訊最新統計,采掘(申萬一級)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455.45億元,同比增長49.78%;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18.79億元,同比增長25.91%。該行業實現每股收益為0.6502元、每股凈資產5.3374元、每股營業總收入5.8069元、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3314元、凈資產收益率為12.69%;以11月8日收盤價計算,采掘板塊動態市盈率為19.59倍(行業數據均為加權平均所得)。
具體個股來看,采掘行業有30只個股實現營業收入與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雙增長,占該行業37只個股的81.08%。這30只個股中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增長率超過100%的個股為西藏礦業、準油股份、金嶺礦業、神火股份、恒源煤電等7個股。
據悉,2010年前三季度,全國煤炭產量同比增長17.55%,全國重點煤礦原煤銷量同比增長14.56%,從前三個季度整體銷量數據來看,全國重點煤礦銷量增速低于全國重點煤礦原煤產量增速,全國重點煤礦產量基本占全國原煤總產量的一半左右,具有一定代表性,另外在庫存平穩的情況下,從上述數據來看,2010年前三季度我國煤炭供給較為寬松。[pagebreak]
分煤種分析,在動力煤方面,從去年運能緊張的情況來看,去年大秦線實際運量為3.3億噸,與運能有約為20%的偏差,在今年上半年已經完成大秦線運能接近過半的運量來看,未來一個季度運能仍將是煤炭供給的制約因素。從目前電廠耗煤量和庫存來看,耗煤量與庫存天數同步增長,電廠儲煤的積極性較高,通過夏季提前儲煤情況來看,電廠提前儲煤意識增強。下游需求的良好是煤炭價格提升的重要因素,市場預計四季度動力煤價格上漲仍是主力。在焦煤方面,市場預計未來一個季度節能減排壓力仍然較大,且加上淘汰落后產能和國家對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影響,焦煤的下游需求并不旺盛,焦煤價格上漲動力不足,但是從供給的角度來講,在未來一個季度動力煤運能需求加大的同時將占用部分焦煤的運能,所以市場預計焦煤未來一個季度的價格將基本維持穩定。在無煙煤方面,在未來一個季度繼續限電的預期下,以及化肥關稅調整利好因素的影響,市場預計未來一個季度無煙煤的價格有望持續上漲。
自2010年國慶節后至今,煤炭板塊進行一輪估值的重新修復過程,自10月8日至今,煤炭指數累計漲幅35.93%,煤炭板塊的靜態市盈率為26倍,天相投顧認為,本輪估值修復主要是由美元貶值引發的通脹預期導致的,并且在11月4日美聯儲公布實施第二輪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6000億美元的貨幣供應量無疑進一步延續美元走軟趨勢,致使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走高的預期,通脹壓力下將延續煤炭板塊走強趨勢,看好下階段煤炭板塊整體走勢。 采掘行業雙增長個股 證券代碼 證券簡稱 凈利潤同比增長(%) 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
000762 西藏礦業 250.9178 98.5469
002207 準油股份 218.1486 33.1484
000655 金嶺礦業 188.5317 96.2963
000933 神火股份 148.1491 90.9898
600971 恒源煤電 112.5182 54.8142
600188 兗州煤業 108.4887 62.6674
600397 安源股份 102.8008 36.1622
600408 安泰集團 88.4507 29.3274
000552 靖遠煤電 79.2787 53.786
601101 昊華能源 73.8772 22.7728
002128 露天煤業 70.6962 36.0885
601918 國投新集 69.8474 44.6856
000723 美錦能源 66.3309 80.0156
600508 上海能源 65.6779 25.1778
600395 盤江股份 50.2213 18.8364
600740 *ST山焦 48.9798 141.8885
600348 國陽新能 45.8013 49.2206
601666 平煤股份 44.4077 25.204
000937 冀中能源 43.7839 65.7815
000983 西山煤電 33.6551 74.1756
601699 潞安環能 30.9324 8.3863
000780 平莊能源 30.7848 23.581
601857 中國石油 23.1192 53.4509
601898 中煤能源 22.9213 37.4359
600121 鄭州煤電 20.5098 49.0145
600546 山煤國際 16.0454 146.382
601088 中國神華 14.7047 24.7978
600997 開灤股份 3.3822 53.1857
600123 蘭花科創 1.9443 8.1773
600381 ST賢成 0.5664 24.564[pagebreak]
化工 前三季凈利同比增17%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9月份我國共生產化肥569.7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4.4%,環比增長3.5%;1-9月,累計生產化肥4778.06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4.5%,標志著我國化肥產量已重回增長軌道,顯示該行業景氣度明顯回升。
化工行業實現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雙增長。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與wind資訊最新統計,化工(申萬一級)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263.78億元,同比增長54.41%;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6.11億元,同比增長16.82%。該行業實現每股收益為0.4153元、每股凈資產3.8826元、每股營業總收入10.3163元、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0.6448元、凈資產收益率為11.34%;以11月8日收盤價計算,化工板塊動態市盈率為25.95倍(行業數據均為加權平均所得)。
具體個股來看,化工行業有131只個股實現營業收入與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雙增長,占該行業214只個股的61.15%。131只個股中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增長率超過300%的個股為芭田股份、*ST嘉瑞、柳化股份、巨化股份、天利高新等19個股。值得一提的是芭田股份以31552.73%的凈利潤增長率位列行業第一,公司2010年三季報披露,預計2010年度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幅度為700%-750%,凈利潤預計在8400萬元—9000萬元之間。上年同期凈利潤:1201.69萬元。業績變動的原因說明:全國復合肥市場需求上升,公司各項業務平穩增長,預計主營業務收入和凈利潤較去年同期有一定的增長,但仍存在不確定因素。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公布:10 月份中國的PMI 為54.7%,環比回升了0.9個百分點。目前企業正在產銷兩旺形勢的刺激下開始回補庫存,而中國的各行業庫存也在回補階段。并成為主導10 月份PMI 超預期反彈的主要力量,庫存重建過程正在逐步展開。
化學原料PMI指數上漲6.6個百分點,到59.4,大大超過9月份漲幅,產成品庫存小幅增加,2.3個百分點,只有現有訂貨和供應商配送時間出現了小幅下降,其他指標環比均出現增長,且采購量和生產量大幅增加。化學纖維PMI 指數上漲0.9個百分點,到53.7,漲幅相對較小,并且采購量、新訂單、現有訂貨、供應商配送時間均出現了下降,而產成品庫存出現增加,達到35.3,整體上看,化學原料行業好于化學纖維行業。
庫存方面,9月庫存數據顯示名義庫存下降行業數量開始減少,庫存上漲的主要有無機酸、無機鹽、氮肥、鉀肥、涂料、油墨、顏料、染料、初態塑料、其他專用化學品(主要指膠粘劑)、炸藥及火工品、信息化學品、橡膠制品13個子行業,庫存基本持平的有復合肥、化學農藥、無機堿3 個子行業,庫存下降的有磷肥、合成纖維單聚體2 個子行業,與上月相比大幅減少。
任何行業都有其自身的庫存運行規律,但節能減排打破了行業庫存周期,從目前的PMI數據和庫存數據來看,下游需求開始回升,企業庫存開始重建,未來可能出現庫存的量價齊升,,中信建投認為到1月份,化工產品價格將維持高位,1月份行業可能面臨再次去庫存,那時是真正的風險。繼續推薦具有資源屬性的云天化和鹽湖鉀肥,受益于價格上漲的濱化股份和聯合化工、天利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