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令
關于開展全面攻堅劣Ⅴ類
國考斷面行動的命令
各地級以上市黨委、人民政府,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成員單位: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加快補齊我省水環境短板,確保實現2020年水環境質量改善階段性目標,決定自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以廣州市珠江西航道鴉崗、深圳市深圳河口、深圳—東莞市茅洲河共和村、汕頭市練江海門灣橋閘、惠州市淡水河紫溪、東莞市石馬河旗嶺、東莞市東莞運河樟村、茂名市小東江石碧、揭陽市榕江北河龍石等9個劣Ⅴ類國考斷面為重點,開展全面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面專項行動。主要要求如下。

一、強化政治擔當,全面壓實治水責任
(一)提高站位。2020年基本消除劣Ⅴ類國考斷面,是國務院與省政府簽定的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的既定目標,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的政治要求和具體行動。各級黨委和政府、省有關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開展全面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面專項行動的政治意義和現實意義,勇于擔當,努力作為,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全力抓好各項任務的落實。
(二)壓實責任。省領導同志結合河長制,負責所在流域國考斷面達標督導。地級以上市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是本行政區域國考斷面達標和消除劣Ⅴ類斷面工作第一責任人(見附表),并分別包干劣Ⅴ類國考斷面所在河流及與其相關聯的污染最嚴重、整治難度最大的支流。班子其他成員按照分工分別牽頭負責劣Ⅴ類國考斷面控制單元內支流污染整治。
(三)合力推進。省有關單位要各司其職、通力合作,既要統籌推進,形成合力,又要在各自的職能范圍內加強業務指導和支持。要加強資金保障,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資機制;提前謀劃,做好水污染防治項目工程的儲備工作;簡化程序,建立綠色通道,優先保障水污染防治重點項目實施;加強聯防聯控,重點強化對行政區域交界斷面的監督、監測和監控。
(四)嚴格考核。對消除全省劣Ⅴ類國考斷面工作強化量化剛性問責,突出環境保護實績的導向作用,將國考斷面達標和消除劣Ⅴ類斷面工作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年度述職考核范圍。對提前消除劣Ⅴ類斷面的進行正向激勵,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對未按時消除劣Ⅴ類斷面或任務嚴重滯后導致斷面惡化至劣Ⅴ類的,進行約談、通報批評,嚴肅追責問責,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
二、實施治污攻堅,抓緊抓好工作落實
(五)突出重點。目前我省71個國考斷面中有9個斷面為劣Ⅴ類水體。一方面,要以這9個劣Ⅴ類斷面污染治理為重點,確保按期達標;另一方面,要全面做好剩余62個斷面污染防治,確保2020年優良水體斷面達到84.5%,堅決防止新增劣Ⅴ類斷面。
(六)系統治水。把國考斷面達標和消除劣Ⅴ類斷面工作納入各級各地河長制工作的重要內容,統籌推進水利建設、環境保護等各項工作。建立跨界流域污染治理聯席會議工作機制,統籌推進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綜合治理。用好行政、經濟、法律、科技等各項措施,抓好源頭控制,減少工業、農業、生活等各類污染源排放。加強污染防治,加強水質監測,嚴格監管執法,做到監督、監測、執法同頻共振。
(七)掛圖作戰。制定實施2019年、2020年消除劣Ⅴ類水體攻堅方案,細化工作舉措、責任分工及進度安排,實施掛圖作戰。確立時間節點,實施目標管理,確保工作分期分步取得階段成效。相關整治工程力爭2019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通過強化水生態修復、水資源調度等措施,為水質改善騰出時間。建立工作臺賬,實行清單管理,嚴格落實重點任務和發現問題銷號制度,確保工作不流于形式。
(八)嚴格法治。加快推進水污染防治法規制訂修訂工作,完善水環境保護地方法規、標準體系,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好生態環境。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制度,推進環境公益訴訟,在重點區域、流域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交叉執法,嚴查環境違法行為。健全環境信用評價制度和環境失信企業聯合懲戒制度,將企業環境信用和環境違法行為等信息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及時公示相關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三、加強宣傳引導,形成共治共享格局
(九)信息公開。每月一次在南方日報、廣東電視臺公布劣Ⅴ類斷面水質現狀和水質綜合污染指數變化及排名情況。每季度一次組織南方日報、廣東電視臺等媒體赴劣Ⅴ類斷面實地采訪,報道各地重點工作進展情況,為開展全面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面專項行動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十)全民參與。以全面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面為主題,在每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3月22日世界水日開展專題宣傳活動,持續開展線上線下宣傳,動員、引導流域內企業、學校、社區、社團等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為開展全面攻堅劣Ⅴ類斷面專項行動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齊心協力深入推進全面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面專項行動,堅決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積極推進我省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環境改善的獲得感、幸福感,為我省奮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作出新的貢獻。
廣東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第一總指揮
李 希
廣東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總指揮
馬興瑞
2018年12月16日
關于開展全面攻堅劣Ⅴ類
國考斷面行動的命令
各地級以上市黨委、人民政府,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成員單位: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加快補齊我省水環境短板,確保實現2020年水環境質量改善階段性目標,決定自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以廣州市珠江西航道鴉崗、深圳市深圳河口、深圳—東莞市茅洲河共和村、汕頭市練江海門灣橋閘、惠州市淡水河紫溪、東莞市石馬河旗嶺、東莞市東莞運河樟村、茂名市小東江石碧、揭陽市榕江北河龍石等9個劣Ⅴ類國考斷面為重點,開展全面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面專項行動。主要要求如下。

一、強化政治擔當,全面壓實治水責任
(一)提高站位。2020年基本消除劣Ⅴ類國考斷面,是國務院與省政府簽定的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的既定目標,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的政治要求和具體行動。各級黨委和政府、省有關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開展全面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面專項行動的政治意義和現實意義,勇于擔當,努力作為,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全力抓好各項任務的落實。
(二)壓實責任。省領導同志結合河長制,負責所在流域國考斷面達標督導。地級以上市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是本行政區域國考斷面達標和消除劣Ⅴ類斷面工作第一責任人(見附表),并分別包干劣Ⅴ類國考斷面所在河流及與其相關聯的污染最嚴重、整治難度最大的支流。班子其他成員按照分工分別牽頭負責劣Ⅴ類國考斷面控制單元內支流污染整治。
(三)合力推進。省有關單位要各司其職、通力合作,既要統籌推進,形成合力,又要在各自的職能范圍內加強業務指導和支持。要加強資金保障,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資機制;提前謀劃,做好水污染防治項目工程的儲備工作;簡化程序,建立綠色通道,優先保障水污染防治重點項目實施;加強聯防聯控,重點強化對行政區域交界斷面的監督、監測和監控。
(四)嚴格考核。對消除全省劣Ⅴ類國考斷面工作強化量化剛性問責,突出環境保護實績的導向作用,將國考斷面達標和消除劣Ⅴ類斷面工作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年度述職考核范圍。對提前消除劣Ⅴ類斷面的進行正向激勵,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對未按時消除劣Ⅴ類斷面或任務嚴重滯后導致斷面惡化至劣Ⅴ類的,進行約談、通報批評,嚴肅追責問責,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
二、實施治污攻堅,抓緊抓好工作落實
(五)突出重點。目前我省71個國考斷面中有9個斷面為劣Ⅴ類水體。一方面,要以這9個劣Ⅴ類斷面污染治理為重點,確保按期達標;另一方面,要全面做好剩余62個斷面污染防治,確保2020年優良水體斷面達到84.5%,堅決防止新增劣Ⅴ類斷面。
(六)系統治水。把國考斷面達標和消除劣Ⅴ類斷面工作納入各級各地河長制工作的重要內容,統籌推進水利建設、環境保護等各項工作。建立跨界流域污染治理聯席會議工作機制,統籌推進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綜合治理。用好行政、經濟、法律、科技等各項措施,抓好源頭控制,減少工業、農業、生活等各類污染源排放。加強污染防治,加強水質監測,嚴格監管執法,做到監督、監測、執法同頻共振。
(七)掛圖作戰。制定實施2019年、2020年消除劣Ⅴ類水體攻堅方案,細化工作舉措、責任分工及進度安排,實施掛圖作戰。確立時間節點,實施目標管理,確保工作分期分步取得階段成效。相關整治工程力爭2019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通過強化水生態修復、水資源調度等措施,為水質改善騰出時間。建立工作臺賬,實行清單管理,嚴格落實重點任務和發現問題銷號制度,確保工作不流于形式。
(八)嚴格法治。加快推進水污染防治法規制訂修訂工作,完善水環境保護地方法規、標準體系,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好生態環境。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制度,推進環境公益訴訟,在重點區域、流域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交叉執法,嚴查環境違法行為。健全環境信用評價制度和環境失信企業聯合懲戒制度,將企業環境信用和環境違法行為等信息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及時公示相關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三、加強宣傳引導,形成共治共享格局
(九)信息公開。每月一次在南方日報、廣東電視臺公布劣Ⅴ類斷面水質現狀和水質綜合污染指數變化及排名情況。每季度一次組織南方日報、廣東電視臺等媒體赴劣Ⅴ類斷面實地采訪,報道各地重點工作進展情況,為開展全面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面專項行動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十)全民參與。以全面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面為主題,在每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3月22日世界水日開展專題宣傳活動,持續開展線上線下宣傳,動員、引導流域內企業、學校、社區、社團等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為開展全面攻堅劣Ⅴ類斷面專項行動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齊心協力深入推進全面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面專項行動,堅決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積極推進我省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環境改善的獲得感、幸福感,為我省奮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作出新的貢獻。
廣東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第一總指揮
李 希
廣東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總指揮
馬興瑞
2018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