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0%就意味著難做。”得知澳大利亞仲裁結果后,銀一百營銷中心總經理丁鉅成告訴筆者,如果真的以累加計算的話,企業可能得放棄澳洲市場轉戰它國。
丁鉅成說,10%已經讓企業非常困難,更別說美國初裁征收的59.31%反傾銷稅,所幸銀一百美、澳市場分量并不大。“每次遭遇反傾銷,我們都積極應訴,是期望獲得合理的稅率,但是如果高出企業預期,只好再做打算。我們企業是以國內市場為主,國外市場主要定在非洲、歐盟。”
兩起“兩反”調查同時宣布結果,也使得業界的議論出現“兩極分化”。對于澳大利亞的裁定,能夠勉強接受的企業不少,但美國的結果卻讓所有人都感到“絕望”。
佛山鋁型材企業涉及的兩起反傾銷調查同時宣布裁定結果。筆者從佛山外經貿局獲悉,澳大利亞對中國鋁型材“兩反”調查已于10月28日做出終裁,堅美、廣亞、興發、澳美、銀一百等共12家佛山鋁企取得中等程度的稅率裁定,分別為反傾銷幅度6.1%、反補貼幅度6.4%。
同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對中國鋁型材作出反傾銷初裁,所有涉案企業均被裁定59.31%的傾銷幅度。而此前8月31日公布的本案反補貼初裁結果,僅認定兩家應訴企業補貼率為6.18%和10.37%,其他企業均高達137.65%。
據悉,佛山鋁企廣亞集團是其中一家獲單獨補貼率企業,反補貼初裁原本讓人振奮,但隨后反傾銷初裁頓時讓業界有“被忽悠”的感覺。部分企業已對美國市場絕望,甚至有行業人士表示,鋁型材輸美之路將遭遇“全軍覆沒”。
目前,出口部分占大瀝鋁材企業總產能的30%左右,頻繁的貿易摩擦加劇海外市場的萎縮,使停機待產的現象在一些鋁型材企業中出現。
澳洲“雙反”稅率或疊加征收
今年3月,澳大利亞曾對華鋁擠壓材“雙反”調查才作出終裁前披露。當時的披露顯示,由于佛山沒有企業被抽中調查,涉案應訴企業將適用7.1%的反傾銷稅率以及6.8%的反補貼稅率。
終裁結果與此前披露的信息有所出入,但卻是利好的進一步降低。佛山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告訴筆者,堅美鋁材、廣亞鋁材、興發鋁材、澳美鋁材、銀一百鋁業等共11家佛山鋁企通過積極應訴,取得中等程度的稅率裁定為反傾銷幅度6.1%,反補貼幅度6.4%。
從澳大利亞對原產于中國的鋁擠壓材作出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終裁結果上看到,共有30家企業通過應訴獲得單獨稅率的裁定,傾銷幅度從2.7%到10.1%,補貼幅度從3.8%到6.4%,其它沒有應訴的企業被裁以反傾銷幅度25.7%,反補貼幅度18.4%。
據悉,總共有85家佛企涉及澳鋁型材反傾銷案,這意味著約有74家出口澳大利亞的鋁企將被征收上述最高的稅率。
目前尚存爭議的是,官方尚未表示反傾銷稅率和反補貼稅率是否同時征收,亦或以最低或者最高值取其中一個稅率。
北京君澤君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周勇透露,據目前掌握的情況,澳大利亞“雙反”終裁,將以反傾銷與反補貼兩稅率累加后減去重復計算的部分來進行核算,所以佛山11家應訴企業可能得到的稅率將是10%左右。
8月31日,美國公布對華鋁型材反補貼調查的初裁結果。頂替棄訴的遼寧忠旺鋁材,而獲得美國抽樣的廣亞集團及其子公司廣成和控股公司廣海,被裁定6.18%的單獨稅率。與廣亞一同獲得單獨稅率的還有肇慶新中亞鋁業。
盡管其它涉案企業被征收高達137.65%的懲罰性關稅,但廣亞鋁材的案例一度讓業界有所期盼:畢竟還有反傾銷稅率沒有判定。
然而,當10月28日美國公布對華鋁型材反傾銷初裁結果后,業界的第一反應“美國市場沒戲了”,第二反應則是似乎美國在“忽悠人”。
據悉,此次美國“雙反”調查涉案中國企業中有29家企業提出單獨稅率申請。盡管來自佛山的企業不多,僅包括廣亞、偉業、興發、鳳鋁等一些知名鋁企,但業界仍然質疑美國的初裁結果。
上述外經貿局負責人也表示無法理解。“為什么所有涉案企業均被裁決統一的59.31%的傾銷幅度?為什么提出單獨稅率申請的企業沒有享受單獨稅率,企業應訴和沒有應訴的結果一樣,非常打擊人。”
一家鋁型材企業負責人指出,廣亞鋁材單獨獲得反補貼稅率,原本有望保住美國市場,但反傾銷稅率讓廣亞有一種“功虧一簣”的悲壯。
據悉,目前廣亞鋁材每月出口量占總銷售的30%,其中美國市場所占的份額約為1/3。
令企業被動的是,今年初裁中明確要求美進口商需要向海關交納近60%的保證金,在預期終裁無望的情況下,當地進口商更多會選擇放棄,這將令得企業比較被動。
目前,“雙反”稅率如何征收,尚未得到官方部門作出解釋。
延伸閱讀“10%的稅率就會讓市場非常難做”
華昌鋁廠副總經理武衛社說,“59.31%的反傾銷稅率等于給鋁業出口美國之路判定了死刑,這樣的高額稅率比加拿大市場還要嚴峻。
加拿大是前車之鑒。2009年2月,加拿大“兩反”案裁定后,2009年1—9月佛山對加拿大累計出口鋁型材不足400噸,爆跌92.5%,僅相當于案件裁決前一個月的出口量。
據悉,南海鋁企出口美國的鋁產品不含運費,一噸價格大約在3600到3800美元之間。而如果按照初裁的反補貼稅率加上反傾銷稅,每噸鋁的價格至少在8500美元以上。
失去美國市場會加劇鋁企出口的萎縮。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鋁型材出口國,2009年在美鋁型材市場的份額已達到20.1%。
而出口部分目前占大瀝鋁材企業總產能的30%左右,頻繁的貿易摩擦加劇海外市場的萎縮,使停機待產的現象在一些鋁型材企業中出現。
追問美澳裁定為何差距巨大?
同樣出自中國的鋁型材產品,為何“雙反”裁定差距如此之大?
周勇告訴筆者,澳大利亞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因此在反傾銷調查中將不能使用替代國標準計算出口產品成本價格,而是用企業的國內銷售價格作參考,這有利于企業應訴。“如果出口價格比內銷價格低,就可能被視為傾銷,而是否低于成本價格則以內銷價格作為參考的關鍵。”
一位堅美鋁材負責人在去年商務部舉行協調會時告訴筆者,澳大利亞總體來說,與中國經濟關系比較友好,調查比較尊重客觀事實。
相反,美國對于中國的反傾銷調查就顯得非常嚴苛。北京高朋天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磊此前就通過本報筆者提醒企業,美國反傾銷制度不同于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對企業的調查將比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亞等以往案例更加嚴厲。
由于美國不承認我國市場經濟地位,美國調查方在核算標準價及原材料、人工、能源等成本時,將采用第三方替代國的價格進行參考。
同時,美國國內緩慢的經濟恢復,以及失業率的居高不下,很可能使美國政府傾向于采用更為嚴厲的貿易保護措施。
王磊說,美國的反傾銷將是一場持久戰,如果企業沒有拿到零稅率,美國的復審將年復一年地進行,甚至直到企業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