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隨著1705#鋁電解槽成功通電,標志著廣西華磊新材料有限公司電解鋁廠首臺采用新內襯工藝檢修的電解槽順利投入生產。據悉,廣西華磊新材料有限公司電解鋁廠1705#鋁電解槽采用內襯濕砌作業。為保證新內襯工藝檢修取得圓滿成功,電解鋁廠未雨綢繆,提前組織檢修單位與相關部門召開協調會,對采用新內襯工藝的檢修方案進行周密部署;嚴格管控每一道檢修工序,嚴把筑爐質量關,確保按時完成檢修任務。據悉,此次采用的新內襯可有效改善電解槽底部保溫,有助于進一步優化電解槽各項生產技術指標。
相關知識:電解槽內襯是除了陽極和母線外的最重要結構,主要由側部和底部內襯結構組成。在鋁電解過程中,內襯始終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大型預焙槽從工藝上要求底部應有良好的保溫,以利于爐底潔凈;此外,側部應有較好的散熱,以促成自然形成爐膛,故側部炭塊下的澆注料(或耐火磚砌)做成階梯形,以抑制伸腿過長。
當前鋁電解采用的是預焙陽極的工藝,陽極每一個月更換一次,讓槽內熱平衡始終處于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此外,電解槽由于經常要進行敞開式的操作,故對熱量損失已無法控制,因而傳統的內襯保溫結構設計上,基本采用對稱的設計,且在電解槽的大面采用散熱而在底部則采用保溫的模式。隨著我國對鋁電解能耗不斷最求、對自動化要求的不斷提升,當前這種電解槽將存在嚴重的不足:
1.槽內熱平衡不可控,迫使內襯設計中,無法做到良好的保溫,因此內襯多采用散熱設計,浪費了大量的電能,約占總的能力損耗的10%左右;
2.散熱型的對稱設計,對槽壽命影響較大:盡管近年來的槽壽命已經大有延長,但同樣目前平均的2500天相比國外3000天以上還有不小差距,主要在于對稱性設計無法考慮電解槽內的實際狀態;
3.鋁液波動對電解槽影響大:現行電解槽為水平面電解槽,所得鋁液中存儲在槽底部,并通有電流,這讓鋁液界面受磁場而劇烈波動,因而槽的極距較大,影響電解槽能耗的降低。
隨著電解槽生產管理以及操作水平的提高,現在陽極效應系數已被控制到0.001次·槽/日,陽極效應時間已被控制到60s,換極質量的提高,減少了電解槽側部內襯破損的人為因素。在低電壓生產工藝下提高了鋁水平,增加了側部散熱,又在陽極上增加保溫料,需要在側部形成既保溫又絕緣的爐幫,這是個對立而矛盾的關系。
陽極保溫料每增減1cm,相當于60mV槽電壓產生的熱量。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增加陽極保溫料,相當于增加了電解槽的極距,降低了鋁的二次反應。同樣調整鋁水平也可改變電解槽的熱收入,調整1cm鋁水平相當于70mV電壓產生的熱量,并且鋁水平越高,槽內鋁液鏡面的波動越小,流動越平穩,析出的鋁液參與二次反應的機會減少,在降低槽溫及電解質的過熱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好處,這些都是形成爐幫的先決條件。
圖片來源廣西新聞網
關于廣西華磊新材料有限公司:
廣西華磊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由中鋁廣投、百投集團和平果城投本著"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于2015年12月30日共同出資成立的合資公司,目前共有員工800多人。為在廣西發展電鋁體化產業,公司投資61億元建設輕合金材料項目,該項目2016年6月開工建設,2018 年底全部投產。
廣西華磊新材料有限公司輕合金材料項目(以下簡稱華磊項目)由輕合金部分和熱電部分組成,包括300臺GP500kA特大型節能電解槽(年產40萬噸鋁水),3臺350MW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以及配套鐵路、參股區域電網!等。輕合金部分和熱電部分分別于2016年7月15日、10月28日開工建設。
輕合金部分首批電解槽于2017年9月25日建成投產,第二批電解槽于2017年11月25日通電投產;第三批電解槽于2018年1月12日通電投產;第四批電解槽于2018年12月24日通電投產。熱電部分1號機組于2017年12月27日建成發電,僅用17.3個月,創國內同類型機組最短工期;二號、三號機組分別于2018年2月12日、5月3日建成并網發電。目前廣西華磊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在向全面達產達標達效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