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了解到,鋁代銅已經成為行業發展趨勢,不過空調廠商對此反應冷熱不均:奧克斯、LG等少數廠商已在部分空調中采用鋁管代替銅做連接管,而海爾等行業龍頭出于效用和市場接受度等方面考慮對此并不積極。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以目前銅鋁價差水平,鋁代銅對空調廠商的成本下降較有幫助,但折合在單臺空調來測算,鋁代銅后生產成本降幅不超過100元。
“鋁代銅市場空間巨大,但這取決于市場的接受程度,更取決于空調廠商的推廣力度。”一家生產鋁管的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技術已成熟
據了解,目前鋁代銅主要集中在空調制造領域。
業內人士表示,2006年—2007年,空調鋁代銅曾被廣為討論,TCL、格力、科龍、海爾等行業巨頭紛紛提出了“鋁代銅”的材料升級方案,因材料和技術制約,鋁代銅目前仍只是在空調連接管上使用,在空調的蒸發器與冷凝器上應用較少。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目前空調中大部分部件可以實現鋁代銅,技術上已經不成問題。不過,由于是新技術和新產品,目前整個空調市場的替代率并不高。”專業生產制冷管路的康盛股份董秘辦人士告訴記者,雖然美的、奧克斯、LG等已經在連接管上實現了替代,但新產品的不確定風險使得海爾等龍頭企業推動鋁代銅并不積極:一方面鋁代銅在性能上存在差別,空調廠家擔心市場難以接受,會因此失去客戶影響品牌形象;另一方面鋁代銅作為前沿產品,研發、試制、量產有個過程。因此,“海爾等龍頭企業采取了“慢跟“策略,這直接影響了鋁代銅市場的拓展。”
大幅增長需時
常發股份董秘表示,目前國內一臺銅管加鋁箔的分體式空調,銅管、鋁箔加上輔料、人工的成本在300元以內,銅用量最多也不會超過150元,其中室內機銅管、鋁箔用量只有幾十元,室外機200多元。全部以鋁代替銅材后,每臺空調的成本下降在100元以內。
“銅材、鋁材空調一二百元的差價,與及千元的售價相比,消費者當然愿意購買銅材空調。”畢竟銅在導熱和抗腐蝕方面優于鋁。
因此,“鋁代銅的市場空間主要取決市場的認可和空調廠家的判斷。”該董秘強調,“至少在短期內,我們并不看好鋁代銅的前景。”
不過前述康盛股份董秘辦人士指出,“當前國內空調廠商每臺空調的利潤也就100-200元,鋁代銅后成本能下降100元對于空調廠家已經極具誘惑。”
他強調,鋁代銅的決定權不在消費者,而在空調廠商。“冰箱用鋼替代銅,1996年啟動時也不被看好,但到2003、2004年已經完成了全行業的替代,整個過程用了不到10年。空調鋁代銅從2006、2007年開始,就看空調廠商是否能達成共識。”奧克斯方面告訴記者,其生產的空調已經全部使用了銅鋁結合的連接管。LG空調則表示在部分型號上使用了鋁代銅。
然而,即便行業分歧明顯,作為兩市唯一生產鋁代銅材料的上市公司,康盛股份制冷鋁管和鋁制配件業務增長較快。公開資料顯示,康盛股份的鋁代銅業務始于2008年,該年制冷鋁管實現營業收入1930.74萬元,營業利潤255.90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3%;2009年,制冷鋁管和鋁制配件累計實現營業收入5575萬元,占比提升至7.76%;今年上半年,二者已實現營業收入1.2億元,占比達17.53%。
“公司的募投項目合金鋁管路系統制造上市前開始啟動,現在已經可以小規模生產,預計到明年下半年大規模量產,屆時公司的制冷鋁管及鋁制配件將進一步向滿足需求的方向靠攏。”康盛股份董秘辦人士告訴記者。
“制冷鋁管和鋁制配件在鋁代銅的大趨勢下,銷售上升迅速,未來有望成為公司利潤增長的新動力”,東方、湘財、海通、申萬、國都等券商研究員均對此表示了看好。而光大證券則強調,該技術還未成為主流,爆發增長點存在不確定性。
據制冷快報記者獲悉,由于今年銅價高漲,鋁代銅已經成為行業發展趨勢。今年滬銅最高高達7萬元/噸,目前仍然在6.2萬元/噸以上。而同期鋁價維持在2萬元/噸以下水平,目前約為1.6萬元/噸。
由于鋁的密度及成本只是銅的30%左右,成本優勢使得鋁代銅成為發展趨勢。不過空調廠商對此反應冷熱不均:奧克斯、LG等少數廠商已在部分空調中采用鋁管代替銅做連接管,而海爾等行業龍頭出于效用和市場接受度等方面考慮對此并不積極。
空調制冷大市場專家分析認為,以目前銅鋁價差水平,鋁代銅對空調廠商的成本下降較有幫助,但折合在單臺空調來測算,鋁代銅后生產成本降幅不會超過100元。
“鋁代銅市場空間巨大,但這取決于市場的接受程度,更取決于空調廠商的推廣力度。”一家生產鋁管的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