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鋁型材熱擠壓模具的斷裂問題進行了失效原因分析及工藝分析 .利用回歸正交設計法安排了 8組工藝實驗 ,測試了鋼材的斷裂韌性 (KIC) ,沖擊韌性及其硬度 ,并建立了上述指標與主要熱處理工藝參數間的數學表達式 .在此基礎上 ,對現行的生產工藝進行了改進 ,消除了熱擠壓模具的早期斷裂 ,并使其使用壽命顯著提高 .
鋁材擠壓模具鋼材的化學成分及其作用
⒈擠壓模具的碳(C):鋼中含碳量增加,屈服點和抗拉強度升高,但塑性和沖擊性降低,當碳量0.23%超過時,鋼的焊接性能變壞,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結構鋼,含碳量一般不超過0.20%。碳量高還會降低鋼的耐大氣腐蝕能力,在露天料場的高碳鋼就易銹蝕;此外,碳能增加鋼的冷脆性和時效敏感性。
⒉常存雜質元素
模具鋼材除含碳以外,還含有少量錳(Mn)、硅(Si)、硫(S)、磷(P)、氧(O)、氮(N)和氫(H)等元素。這些元素并非為改善模具鋼材質量有意加入的,而是由礦石及冶煉過程中帶入的,故稱為雜質元素。這些雜質對鋼性能是有一定影響,為了保證模具鋼材的質量,在國家標準中對各類鋼的化學成分都作了嚴格的規定。
圖為:鋁型材擠壓模具用鋼材
⑴硫(S):硫來源于煉鋼的礦石與燃料焦炭。它是鋼中的一種有害元素,使鋼產生熱脆性,降低鋼的延展性和韌性;硫以硫化鐵(FeS)的形態存在于鋼中,FeS和Fe形成低熔點(985℃)化合物。而鋼材的熱加工溫度一般在1150~1200℃以上,所以當鋼材在鍛造和軋制等熱加工時,由于FeS化合物的過早熔化而導致工件開裂,這種現象稱為“熱脆”。含硫量愈高,熱脆現象愈嚴重。硫對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蝕性。故必須對鋼中含硫量進行控制。高級優質鋼:S<0.02%~0.03%;優質鋼:S<0.03%~0.045%;普通鋼:S<0.055%~0.7%以下。在鋼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稱易切削鋼。
⑵磷(P):磷是由礦石帶入鋼中的,一般說磷也是有害元素。磷雖能使鋼材的強度、硬度增高,但引起塑性、沖擊韌性顯著降低。特別是在低溫時,它使鋼材顯著變脆,這種現象稱"冷脆"。冷脆使鋼材的冷加工及焊接性變壞,降低塑性,使冷彎性能變壞;含磷愈高,冷脆性愈大,故鋼中對含磷量控制較嚴。高級優質鋼:P<0.025%;優質鋼: P<0.04%;普通鋼: P<0.085%。
⑶擠壓模具的錳(Mn):錳是煉鋼時作為脫氧劑加入鋼中的。由于錳可以與硫形成高熔點(1600℃)的MnS,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硫的有害作用。錳具有很好的脫氧能力,能夠與鋼中的FeO成為MnO進入爐渣,從而改善鋼的品質,特別是降低鋼的脆性,提高鋼的強度和硬度。因此,錳在鋼中是一種有益元素。一般認為,鋼中含錳量在0.5%~0.8%以下時,把錳看成是常存雜質。技術條件中規定,優質碳素結構鋼中,正常含錳量是0.5%~0.8%;而較高含錳量的結構鋼中,其量可達0.7%~1.2%。
⑷硅(Si):硅也是煉鋼時作為脫氧劑而加入鋼中的元素。硅與鋼水中的FeO能結成密度較小的硅酸鹽爐渣而被除去,因此硅是一種有益的元素。硅在鋼中溶于鐵素體內使鋼的強度、硬度增加,塑性、韌性降低。鎮靜鋼中的含硅量通常在0.1%~0.37%,沸騰鋼中只含有0.03%~0.07%。由于鋼中硅含量一般不超過0.5%,對鋼性能影響不大。如果鋼中含硅量超過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硅能顯著提高鋼的彈性極限,屈服點和抗拉強度,故廣泛用于作彈簧鋼。在調質結構鋼中加入1.0-1.2%的硅,強度可提高15-20%。硅和鉬、鎢、鉻等結合,有提高抗腐蝕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熱鋼。含硅1-4%的低碳鋼,具有極高的導磁率,用于電器工業做矽鋼片。硅量增加,會降低鋼的焊接性能。
⑸擠壓模具的氧(O):氧在鋼中是有害元素。它是在煉鋼過程中自然進入鋼中的,盡管在煉鋼末期要加入錳、硅、鐵和鋁進行脫氧,但不可能除盡。氧在鋼中以FeO、MnO、SiO2、Al2O3等夾雜形式,使鋼的強度、塑性降低。尤其是對疲勞強度、沖擊韌性等有嚴重影響。
⑹氮(N):氮能提高鋼的強度,低溫韌性和焊接性,增加時效敏感性。鐵素體溶解氮的能力很低。當鋼中溶有過飽和的氮,在放置較長一段時間后或隨后在200~300℃加熱就會發生氮以氮化物形式的析出,并使鋼的硬度、強度提高,塑性下降,發生時效。鋼液中加入Al、Ti或V進行固氮處理,使氮固定在AlN、TiN或VN中,可消除時效傾向。
7)擠壓模具的氫(H):鋼中溶有氫會引起鋼的氫脆、白點等缺陷。白點常在軋制的厚板、大鍛件中發現,在縱斷面中可看到圓形或橢圓形的白色斑點;在橫斷面上則是細長的發絲狀裂紋。鍛件中有了白點,使用時會發生突然斷裂,造成不測事故。因此,化工容器用鋼,不允許有白點存在。氫產生白點冷裂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高溫奧氏體冷至較低溫時,氫在鋼中的溶解度急劇降低。當冷卻較快時,氫原子來不及擴散到鋼的表面而逸出,就在鋼中的一些缺陷處由原子狀態的氫變成分子狀態的氫。氫分子在不能擴散的條件下在局部地區產生很大壓力,這壓力超過了鋼的強度極限而在該處形成裂紋,即白點。
⒊為了合金化而加入的合金元素,最常用的有硅(Si)、錳(Mn)、鉻(Cr)、鎳(Ni)、鉬(Mo)、鎢(W)、釩(V)、鈦(Ti)、鈮(Nb)、硼(B)、銅(Cu)、鋁(Al)、稀土(Xt)等。現分別說明它們在鋼中的作用。
⑴擠壓模具的硅(Si):在煉鋼過程中加硅作為還原劑和脫氧劑,所以鎮靜鋼含有0.15-0.30%的硅。如果鋼中含硅量超過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硅能顯著提高鋼的彈性極限,屈服點和抗拉強度,故廣泛用于作彈簧鋼。在調質結構鋼中加入1.0-1.2%的硅,強度可提高15-20%。硅和鉬、鎢、鉻等結合,有提高抗腐蝕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熱鋼。含硅1-4%的低碳鋼,具有極高的導磁率,用于電器工業做矽鋼片。硅量增加,會降低鋼的焊接性能。硅在鋼中的作用:
①提高鋼中固溶體的強度和冷加工硬化程度使鋼的韌性和塑性降低;
②硅能顯著地提高鋼的彈性極限、屈服極限和屈強比;
③耐腐蝕性。硅的質量分數為15%一20%的高硅鑄鐵,是很好的耐酸材料。含有硅的鋼在氧化氣氛中加熱時,表面也將形成一層SiO2薄膜,從而提高鋼在高溫時的抗氧化性。缺點:使鋼的焊接性能惡化。
⑵擠壓模具的錳(Mn):在煉鋼過程中,錳是良好的脫氧劑和脫硫劑,一般鋼中含錳0.30-0.50%。在碳素鋼中加入0.70%以上時就算“錳鋼”,較一般鋼量的鋼不但有足夠的韌性,且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提高鋼的淬性,改善鋼的熱加工性能,如16Mn鋼比A3屈服點高40%。含錳11-14%的鋼有極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機鏟斗,球磨機襯板等。錳量增高,減弱鋼的抗腐蝕能力,降低焊接性能。錳在鋼中的作用:
①錳能提高鋼的淬透性;
②錳對提高低碳和中碳珠光體鋼的強度有顯著的作用;
③錳對鋼的高溫瞬時強度有所提高。
缺點:
①含錳較高時,有較明顯的回火脆性現象;
②錳有促進晶粒長大的作用,因此錳鋼對過熱較敏感t在熱處理工藝上必須注意。這種缺點可用加入細化晶粒元素如鉬、釩、鈦等來克服;
③當錳的質量分數超過1%時,會使鋼的焊接性能變壞;
④錳會使鋼的耐銹蝕性能降低。
⑶擠壓模具的鉻(Cr):在結構鋼和工具鋼中,鉻能顯著提高強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時降低塑性和韌性。鉻又能提高鋼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蝕性,因而是不銹鋼,耐熱鋼的重要合金元素。鉻在鋼中的作用:
①鉻可提高鋼的強度和硬度;
②鉻可提高鋼的高溫機械性能;
③使鋼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和抗氧化性;
④阻止石墨化;⑤提高淬透性。
缺點:
①鉻是顯著提高鋼的脆性轉變溫度;
②鉻能促進鋼的回火脆性。
⑷鎳(Ni):鎳能提高鋼的強度,而又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韌性。鎳對酸堿有較高的耐腐蝕能力,在高溫下有防銹和耐熱能力。但由于鎳是較稀缺的資源,故應盡量采用其他合金元素代用鎳鉻鋼。鎳在鋼中的作用:
①可提高鋼的強度而不顯著降低其韌性;
②鎳可降低鋼的脆性轉變溫度,即可提高鋼的低溫韌性;
③改善鋼的加工性和可焊性;
④鎳可以提高鋼的抗腐蝕能力,不僅能耐酸,而且能抗堿和大氣的腐蝕。
⑸擠壓模具的鉬(Mo):鉬能使鋼的晶粒細化,提高淬透性和熱強性能,在高溫時保持足夠的強度和抗蠕變能力(長期在高溫下受到應力,發生變形,稱蠕變)。結構鋼中加入鉬,能提高機械性能。還可以抑制合金鋼由于火而引起的脆性。在工具鋼中可提高紅硬性。鉬在鋼中的作用:
①鉬對鐵素體有固溶強化作用;
②提高鋼熱強性;
③抗氫侵蝕的作用;
④提高鋼的淬透性。
缺點:鉬的主要不良作用是它能使低合金鉬鋼發生石墨化的傾向。
⑹鎢(W):鎢熔點高,比重大,是貴重的合金元素。鎢與碳形成碳化鎢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工具鋼加鎢,可顯著提高紅硬性和熱強性,作切削工具及鍛模具用。鎢在鋼中的作用:
①提高強度;
②提高鋼的高溫強度;
③提高鋼的抗氫性能;
④是使鋼具有熱硬性。因此鎢是高速工具鋼中的主要合金元素。
⑺釩(V):釩是鋼的優良脫氧劑。鋼中加0.5%的釩可細化組織晶粒,提高強度和韌性。釩與碳形成的碳化物,在高溫高壓下可提高抗氫腐蝕能力。釩在鋼中的作用:
①熱強性;
②釩能顯著地改善普通低碳低合金鋼的焊接性能。
⑻鈦(Ti):鈦是鋼中強脫氧劑。它能使鋼的內部組織致密,細化晶粒力;降低時效敏感性和冷脆性。改善焊接性能。在鉻18鎳9奧氏體不銹鋼中加入適當的鈦,可避免晶間腐蝕。鈦在鋼中的作用:
①鈦能改善鋼的熱強性,提高鋼的抗蠕變性能及高溫持久強度;
②并能提高鋼在高溫高壓氫氣中的穩定性。使鋼在高壓下對氫的穩定性高達600℃以上,在珠光體低合金鋼中,鈦可阻止鉬鋼在高溫下的石墨化現象。因此,鈦是鍋爐高溫元件所用的熱強鋼中的重要合金元素之一。
⑼擠壓模具的鈮(Nb):鈮能細化晶粒和降低鋼的過熱敏感性及回火脆性,提高強度,但塑性和韌性有所下降。在普通低合金鋼中加鈮,可提高抗大氣腐蝕及高溫下抗氫、氮、氨腐蝕能力。鈮可改善焊接性能。在奧氏體不銹鋼中加鈮,可防止晶間腐蝕現象。鈮在鋼中的作用:
①鈮和碳、氮、氧都有極強的結合力,并與之形成相應的極為穩定的化合物,因而能細化晶粒,降低鋼的過熱敏感性和回火脆性;
②有極好的抗氫性能;
③鈮能提高鋼的熱強性
⑽硼(B):鋼中加入微量的硼就可改善鋼的致密性和熱軋性能,提高強度。硼在鋼中的作用:
①提高鋼的淬透性;
②提高鋼的高溫強度。強化晶界的作用。
⑾銅(Cu):銅能提高強度和韌性,特別是大氣腐蝕性能。缺點是在熱加工時容易產生熱脆,銅含量超過0.5%塑性顯著降低。當銅含量小于0.50%對焊接性無影響。武鋼用大冶礦石所煉的鋼,往往含有銅。
⑿鋁(Al):鋁是鋼中常用的脫氧劑。鋼中加入少量的鋁,可細化晶粒,提高沖擊韌性,如作深沖薄板的08Al鋼。鋁還具有抗氧化性和抗腐蝕性能,鋁與鉻、硅合用,可顯著提高鋼的高溫不起皮性能和耐高溫腐蝕的能力。鋁的缺點是影響鋼的熱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鋁在鋼中的作用:
①用作煉鋼時的脫氧定氮劑,細化晶粒,抑制低碳鋼的時效,改善鋼在低溫時的韌性,特別是降低了鋼的脆性轉變溫度;
②提高鋼的抗氧化性能。曾對鐵鋁合金的抗氧化性進行了較多的研究;4%AI即可改變氧化皮的結構,加入6%A1可使鋼在980C以下具有抗氧化性。當鋁和鉻配合并用時,其抗氧化性能有更大的提高。例如,含鐵50%一55%、鉻30%一35%、鋁10%一15%的合金,在1400C高溫時,仍具有相當好的抗氧化性。由于鋁的這一作用,近年來,常把鋁作為合金元素加入耐熱鋼中;
③此外,鋁還能提高對硫化氫和V2O5的抗腐蝕性。
缺點:
①脫氧時如用鋁量過多,將促進鋼的石墨化傾向;
②當含鋁較高時.其高溫強度和韌性較低。
⒀擠壓模具的鈷(Co):鈷是稀有的貴重金屬,多用于特殊鋼和合金中,如熱強鋼和磁性材料。
⒁擠壓模具的稀土(Xt):稀土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為57-71的15個鑭系元素。這些元素都是金屬,但他們的氧化物很象“土”,所以習慣上稱稀土。鋼中加入稀土,可以改變鋼中夾雜物的組成、形態、分布和性質,從而改善了鋼的各種性能,如韌性、焊接性,冷加工性能。在犁鏵鋼中加入稀土,可提高耐磨性。
總之鋁材擠壓模具鋼材的化學成份的搭配非常重要也很關鍵。因此在鋁型材擠壓模具的設計時注意選材
模具鋼化學成分的檢測
1、碳硫元素的檢測:LC-CS3系列高速碳硫分析儀,LC-CS5系列高速碳硫分析儀,LC-CS6系列高速碳硫分析儀,LC-8A型電腦高速碳硫分析儀
2、非碳硫元素的檢測:LC-BS系列智能多元素分析儀,LC-8B型電腦多元素分析儀
3、模具鋼全元素檢測:LC-8型電腦多元素聯測分析儀
做全分析或是指定元素的分析,如C、S、Si、Mn、P、Cr、Mo、V、Ti、Ni、W等中的全部或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