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世界能源消費結構不斷地朝向低碳化發展。天然氣作為低碳化的清潔能源,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和發展。作為較高耗能的鋁加工行業,清潔能源天燃氣代替燃料油用于熔鑄爐、均質爐、鋁棒加熱爐、時效爐、干燥爐等非常優越,具備條件的企業采用天然氣這種清潔能源作燃料已是大勢所趨。為此,本文針對企業使用天然氣氣站工程設計,和所需的工藝流程、技術條件設備和使用管理等,作一簡要概述。以供相關企業和專業技術人員等參考。
1 天然氣站的設計技術參數:
作為一間生產應用企業的一個天然氣站,除按消防安全規定進行選址定位等外,氣站的主要設計技術參 數如下(20℃,1.01325bar狀態):
密度:0.70kg/Nm?;低熱值:34.4MJ/Nm?;設計壓力:中壓 0.4MPa;管道設計溫度: 常溫;華白數:54MJ/Nm?;屬12T天然氣
1.1 LNG氣化站工藝技術與工藝流程
液態天然氣/(LNG) 采用罐式集裝箱貯存。通過大型槽車由公路運輸至貯存氣化站,在卸氣站臺用槽車自帶的增壓器對集裝箱貯槽增壓,利用壓差將LNG送至貯存氣化站低溫的LNG貯罐。非工作條件下,貯罐內 LNG 貯存的溫度為-162℃,壓力為常壓。在工作條件下,貯槽增壓器將貯槽內的LNG增壓到0.35MPa。增壓后的低溫LNG 自流方式進入主空浴式氣化器,與空氣換熱后轉化為氣態NG 并升高溫度,出口溫度比環境溫度低-10℃,壓力在 0.35Mpa;當空浴式氣化器出口的天然氣溫度達不到 5℃以上時,通過水浴式加熱器升溫。最后經加臭、計量后進入中間供氣管網站或終端用戶。
工藝設備與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1.1.1 LNG氣化站的技術設備與用途
LNG氣化站的技術設備與用途如表1所示。
表1 LNG氣站主要技術設備表
LNG的進站卸車入罐,其工藝方法是采用槽車自增壓方式。集裝箱貯槽中的LNG 在常壓、?162℃低溫條件下,利用增壓器給集裝箱貯槽增壓至0.6MPa,利用壓差將LNG通過液相管線輸送進入氣化站低溫貯罐。另外,在卸車輸送LNG進行的末段,集裝箱貯槽內的低溫NG氣體,要利用BOG氣相管線進行回收。卸車工藝管線包括液相管線、氣相管線、氣液連通管線、安全泄壓管線、氮氣吹掃管線以及若干低溫閥門等組成。
1.1.3 LNG的貯存增壓工藝
在LNG 氣化供應工作流程中,需要進行從貯罐中增壓流出、氣化、加臭等過程,最后進入供氣管網中間站或終端用戶。LNG 貯罐貯存的技術參數為常壓、?162。所以,在運行時需要對LNG貯罐進行增壓,以維持其0.35~0.40MPa 的壓力,保證LNG的輸出量。
中小型LNG 貯存氣化站常用的增壓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增壓氣化器結合自力式增壓調節閥方式;另一種是增壓氣化器結合氣動式增壓調節閥方式。本工藝過程的設計采用增壓氣化器, 結合氣動式增壓調節閥方式。該增壓系統由貯罐增壓器,即空浴式氣化器和若干控制閥門組成。具體工藝設備聯接流程,如圖2所示:
當LNG貯罐壓力低于升壓調節閥設定開啟壓力時,調節閥開啟,LNG進入空溫浴式氣化器,氣化為NG 后通過貯罐頂部的氣相管進入罐內,貯罐壓力上升;當LNG 貯罐壓力高于設定壓力時,調節閥關閉,空浴氣化器停止氣化,隨著罐內LNG 的排出,貯罐壓力下降。通過調節閥的開啟和關閉,從而將LNG 貯罐壓力維持在設定壓力范圍內。
1.1.4 氣化加熱工藝
采用空浴式和水浴式相結合的串聯流程,夏季使用自然能源,冬季用熱水,利用水浴式加熱器進行增熱,可滿足站內的生產需要。
空浴氣化器分為強制通風和自然通風兩種,本設計采用自然通風空浴氣化器。自然通風式氣化器需要定期除霜、定期切換。在兩組空浴化器的入口處均設置氣動切斷閥,正常工作時,組空浴氣化器通過氣動切斷閥在控制臺處的定時器進行切換,切換周期為6 小時/次。當出口溫度低于0℃時,低溫報警并連鎖切換空浴氣化器。
水浴式加熱器根據熱源不同,可分為熱水加熱式、燃燒加熱式、電加熱式等等。
1.1.5 BOG處理工藝
由于吸熱或壓力變化造成LNG 的一部分蒸發為氣體(Boil Off Gas),本工程中BOG 氣體包括:
A.LNG 貯罐吸收外界熱量產生的蒸發氣體
B.LNG 卸車時貯罐由于壓力、氣相容積變化產生的蒸發氣體
C.受入貯罐內的LNG 與原貯罐內溫度高低差的LNG 接觸產生的蒸發氣體
D.卸車時受入貯罐內氣相容積相對減少產生的蒸發氣體
E.受入貯罐內壓力較高時進行減壓操作產生的氣體
F.集裝箱式貯槽內的殘余氣體
采取槽車自壓回收方式回收BOG?;厥誃OG 的處理采用緩沖輸出的方式,排出的BOG 氣體為高壓低溫狀態,且流量不穩定。因此需設置BOG 加熱器及緩沖調壓輸出系統并入用氣管網。
1.1.6 安全泄放工藝
天然氣為易燃易爆物質,在溫度低于-120℃左右時,天然氣密度重于空氣,一旦泄漏將在地面聚集,不易揮發。而在常溫時,天然氣密度遠小于空氣密度,易擴散。根據其特性,按照相關的規范要求必須進行安全排放。過程設計時采用集中排放的方式。安全泄放工藝系統由安全閥、爆破片、EAG 加熱器、放散塔等組成。
1.1.7 計量加臭工藝
主氣化器及緩沖罐氣體進入計量段,計量完成后再經過加臭處理,然后輸入用氣管網中間站或終端用戶。設計是根據流量計傳來的流量信號,按比例地加注入臭劑,也可以按固定的劑量加注四氫塞吩。
1.2 氣化站平面布置
在工程設計上,氣化站分為兩大區域:生產區和輔助生產區。
生產區:主要有LNG 儲罐、空浴式氣化器、水浴式加熱器、緩沖罐、加臭裝置等生產設備。另外還包括卸車臺及槽車回轉場地。
輔助生產區:包括控制室、變配電室、柴油發電機房、消防系統包括消防泵房、消防水池管閥等和氮氣棚等。
1.3 LNG 氣化站主要設備的技術性能與制造要求1.3.1 LNG 儲罐及其制造的安全技術要求
采用地上式金屬單罐,其結構形式為真空粉末絕熱、立式圓筒形雙層壁結構,采用四支腿支撐方式。
內罐采用耐低溫的奧氏體不銹鋼 0Cr18Ni9-GB4237 制成。材料應符合《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GB150和設計的圖紙規定:制造時采取措施有焊接工藝評定和做焊接試板的力學性能檢驗,同時還需經受真空檢漏,包括氦質譜真空檢漏考核,以符合真空絕熱的安全技術要求。
外罐殼體采用壓力容器用鋼板 16MnR-GB6654 制成。所用材料應嚴格地控制質量。外層罐殼是為了滿足夾層內真空粉末絕熱要求而設計的內罐保護殼。外罐殼體屬于真空外壓容器,對外殼罐體的檢驗除需經受0.115Mpa的內壓氣密性檢漏外,還應進行真空檢查,包括氦質譜真空檢漏考核,以符合真空絕熱的安全技術要求。外殼罐體上方安裝有LNG的氣體外排的安全泄放口和管理及重點部位的接地防雷擊設施,以保證氣站和罐體等的絕對安全。
內外罐體之間安裝有內外罐體的固定裝置,固定裝置將滿足生產、運輸、使用過程強度、穩定性等安全需要以及絕熱保冷的安全技術需要。夾層內填裝有優質專用的珠光砂保冷材料用于保冷,同時夾層內還設置抽真空管道。
1.3.2 空浴式氣化器
空浴式氣化加熱器的導熱管系統是由散熱片和管材擠壓成型的,導熱管的橫截面為星形翅片。氣化器的材質必須選擇符合耐低溫(-162 ℃)的材質。目前常用的材料有鋁合金(LF21)。空浴式氣化器的結構型式設計為立式長方體。
1.3.3水浴式加熱器
水浴式加熱器根據熱源的不同工程設計時,可選擇熱水式、蒸汽加熱式、和電加熱式等。
1.3.4緩沖罐
設置緩沖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緩沖經過加溫后的BOG氣體,以達到能穩定出站天然氣的壓力。
1.3.5 加臭裝置
設計采用一體化撬裝燃氣加臭裝置。
加臭劑四氫塞吩的加入量,在工藝技術上控制在15~20mg/m? 。
2 LNG氣站的安全技術管理
2.1 天然氣站的安全管理措施
2.1.1天然氣站的供氣運行必須保證常年24小時不間斷有人值班。
2.1.2生產區內不準停放車輛,嚴禁無阻火器車輛進入站區。
2.1.3LNG儲罐每年須進行一期真空檢驗和外觀檢查,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計、流量計,每年必須按規定進行檢驗,保持在有效期內。
2.1.4站內外嚴禁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其它不安全隱患。
2.1.5電話、防爆照明電氣設備必須正常完好。正確使用設備,不超壓,超速或超負荷運行設備。
2.1.6在站內的消防器材要嚴格管理,無特殊情況,不得隨意挪用,并保證在有效期內,接收消防大隊的檢查。
2.1.7在站內明顯處懸掛有“嚴禁煙火”等標志牌,非工作人員嚴禁入內。加強明火管控,員工進入站區,不準穿帶鐵釘的鞋,各種手機電話等通信工具要按指定地點存放,在站內工作時不準使用。
2.1.8檢修主要的供氣、輸配電等設備時,安全措施落實沒到位,不準檢修。
2.1.9檢修人員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檢修前應辦理相關報批手續,并經主管部門領導批準同意,重大設備檢修須經上級高層主管領導審批簽字確認。檢修后的設備,未經徹底檢查驗收,不準啟動使用。檢修完畢后將檢修的工作場地清理干凈,不留任何雜物。
3 結術語
文中系統地闡述了LNG工業工程氣站及各道工序設計的工藝技術設備與技術條件;并提出了安全管理事項。關于天然氣這種清潔能源在鋁加工行業使用,具有顯著的環保、成本合適等優勢,在其它工業上的應用也日趨呈現。LNG供給、價格等目前也相對穩定,普及使用將日益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