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鐘向明 張泳美
湖北丹江鋁業有限責任公司三期技改工程114.5KA大型預焙槽的鋁電解控制系統是從德國聯合鋁業公司引進的ELAS(electrolysis automation system)。該系統投入運行已一年多,實現了全系列100臺槽92.5%以上的電效,14350以下的交耗,證明是一套穩定優良的控制系統。本文結合實際應用的體會,將ELAS系統與國內典型的鋁電解控制系統進行對比分析,針對軟件、硬件以及其間的結合,提出系統設計和開發的幾點新意見。
一、 平臺式的系統框架
提供平臺式控制系統框架設計,通過參數和配置文檔的設置滿足特定用戶的不同需要,這樣的思想對于降低系統開發成本,提高系統穩定性安全性,豐富系統控制手段與功能等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國內控制系統通常是單一生產線對應單一的應用系統,即為特定的生產槽系列設計開發一套特定的控制系統軟硬件供用戶使用,系統的專用性很強。這種系統的優點是:界面的免維護性較好,設計直接針對實際問題,能滿足用戶的基本要求和特定需要。但這樣的系統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設計成本高,開發周期長;系統開放性低,用戶調整困難,難以適應實際生產中千變萬化的不同槽況;部分槽控硬件為非標產品等等。
ELAS系統的設計使得統一的系統框架可適用于不同的應用環境,如不同的系列電流,同系列不同的槽電壓或下料量等。這就如同WINDOWS WORD一樣,為用戶提供了功能齊全與可再開發的統一平臺。
模塊化的設計思想使系統的可塑性、靈活性強,對于不同的應用環境只需要進行少量的修改與調整。這種系統的優點在于:設計成本低,開發周期極短;定型的硬件產品,降低非標開支;更大范圍的適應生產調整,為工藝技術和電解操作與管理人員提供了廣闊的自由空間。這套系統并不是專門為我廠設計的,而德方設計人員只用了24人.就在現場完成了軟件修改、硬件測試以及系統聯調、技術培訓工作。
文章來自:大瀝鋁工業技術論壇 查看全文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