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鋁材公司對2010年全年氧化不良品統計的結果發現,著色色差缺陷占了總不良品的16.9%,排第三位(見表1)。
表1 2010年某公司色差統計
對于本身生產量不多的著色料來說,這個比例的缺陷其實是嚴重的。雖然單錫鹽和雙鹽著色是屬于老工藝,但因關鍵崗位人員流動、客戶對質量要求更苛刻等的原因,不少工廠存在色差問題。這里有必要提出討論。
幾乎所有的關鍵工序對錫鹽(包括雙鹽)著色型材都帶來影響,如熔鑄的材質、擠壓的工藝、堿洗出光、氧化的導電和膜層等等,這里就不加以敘述,僅對著色槽本身的控制進行討論并提供數據。
1、關于電流電壓的控制
電解著色大都采用正弦波交流電,電壓在8~20伏,古銅色通常以15~18V為宜,淺色系可選用稍低的電壓,但太低和太高色調均偏青黃。為獲得一定的色調必須保持恒定的電壓。著色開始時沖擊電流很大,數秒鐘后迅速降低,約兩分鐘后穩定。電流密度在0.2~0.8安/分米2之間,理論上增大電壓可以加速著色速度(見表2),但電壓太高時并不完全是這樣。實驗證實,電壓在12~16伏時,著色速度最快,因此在生產深顏色鋁材時,要根據所采用的電解液成分,確定著色速度最快的電壓,盡量縮短著色時間。當電壓高于20伏后,著色膜容易析氣,甚至出現剝落的現象。這是由于電壓過高,電流密度也增高,析氫劇烈,將阻擋層脹破而產生著色膜的剝落。
表2 著色電壓對著色速度的影響
隨著電壓和著色時間的不同,將會使用著色的色調發生變化。因此,通常是以控制電壓和時間來控制著色的色調。下表(見表3)是以錫鹽為基的電解液,在不同著色電壓和著色時間下,色調變化的試驗情況。
著色時型材先在著色液中浸泡一分鐘后軟起動,在30~60s內升至額定電壓。
表3 電壓、時間與色調關系
2、關于槽液溫度控制
隨電解液溫度的升高。離子擴散速度加快,著色速度也加快,色調加深。反之,則著色慢、色淺。但溫度過高,會加速亞錫鹽的氧化和水解。而溫度太低,著色速度太慢。據資料介紹,電解液溫度在15~25℃范圍內,對所著顏色影響不明顯。當溫度從16℃升到22℃的變化時,所著的色從青古銅色變為紅古銅色。為在規定的電壓和時間下得到同一色調,著色液的溫度也必須控制,如在16~25℃之間選好一設定值后,溫差應控制在 1~ 2℃。
3、關于色調控制
對于著青銅古銅色,也可通過微調達到預想效果。提高亞錫和游離硫酸量,色調由正黃向黃橙偏移;緩慢升壓偏橙黃,升壓快偏亞黃;電壓太低或太高均偏青黃;提高或添加酒石酸、氨基磺酸會使色調偏黃橙,添加檸檬酸會使色調偏青。含鐵雜質大于0.23%的型材均開始偏青黃,隨含鐵量增加而偏暗青,難以得到漂亮的色調。有關參數對色調影響的試驗見表4。
為獲得某一要求的色調必須固定電壓、溫度和著色時間等三要素。
表4 色調參數試驗表
4、關于雜質對槽液的污染
以下提供各種雜質對著色的影響的試驗結果見表5。往往新配槽時生產的著色料很穩定,1-2年后著色速度變慢、色調變青,電壓要調高,就是雜質污染的結果。生產中特別注意前道水洗水質的管理,防止及減少雜質的帶入。
表5 雜質對著色效率的影響
5、關于著色穩定劑(添加劑)的影響
Sn2+離子易被一切氧化劑所氧化,然后水解成膠狀的Sn(OH)2 和Sn(OH)4沉淀于槽底或懸浮于溶液之內。在著色過程中,以下幾種情況都會促成氧化和水解。
1)由槽液攪拌引起的氧化
為了使槽液的溫度、濃度均勻,對著色槽液進行了攪拌,盡管避免用空氣直接攪拌而采取循環泵,還是會使槽液與空氣接觸的機會增加,在與空氣接觸中會發生二價錫易被氧化為四價錫的反應。
2)電極反應時發生的氧化和水解
當電極處于陽極半周時,會發生氫氧根失電子生成氧氣的反應:
4OH-+4e→ O2+2H2O (1)
著色過程中,Sn2+在電極反應中易與(1)式反應中氧作用發生氧化,同時,由于反應中會使局部pH值升高,促使槽中的Sn2+和Sn4+離子水解反應:
Sn2++2OH-→Sn(OH)2↓ (2)
Sn2++4OH-→Sn(OH)4↓ (3)
由于以上反應的存在以及常規亞錫穩定劑等因素,槽液隨使用時間的加長,懸浮混濁也越加嚴重,以致影響到顏色的色差、色不正和后期的電泳。
好的著色穩定劑應該具有一定的綜合能力,能有效防止Sn2+離子沉淀水解,還要有加速離子化,提高分散能力的作用。
筆者研究出一種高效能的著色穩定劑,能將懸浮混濁的舊槽液逐步變清。該穩定劑可對舊的槽液保持兼容性,不用停產清槽,一般在10天至一個月內槽液變清,并將混濁物沉降于槽底,利用以后的節假日停產再來清除。該穩定劑可確保以后的生產過程也不會出現渾濁現象。2010年在廣東某型材公司已經經過驗證,使用至今槽液都是清澈的。
6、關于水洗控制
陽極氧化后在第一道水洗槽中不準停放,在第二道水洗槽中停放時間不要超過3分鐘,即進入著色,以避免水槽中硫酸對氧化膜產生不良的影響。第二道水洗槽要求pH≥2.5。著色計時完畢后,立即起吊轉入下道水洗槽再對色,不可在著色槽中停留,嚴格控制空中起吊轉移時間。著色后的第二道水洗槽要求pH≥3。要注意在水洗過程中,膜孔中的著色金屬鹽極易受到水中酸性物質的浸蝕,導致褪色。
7、光源照明要求
實驗證明,光源照明達到標準照明度D65,是對色或檢驗著色材特別是香檳鋁型材應具備的設施。如果照明度欠佳,則對色會產生困難。晚上最好用多支日光燈照明,也可用碘鎢燈對色。水銀燈下難以看出色調的差別。著色員的經驗很主要,單純的色深淺很容易判斷,但型材與色板表面預處理狀態的差別,比如噴砂的強弱、堿洗的程度,還有色調的差別,直接影響色差的判定。往往在濕狀態下對準的顏色,干燥后呈現出色差,著色員必須憑經驗來掌握預留量、判定補色和退色時間。
總結 :通過對古銅槽著色的電流電壓、溫度、雜質、穩定劑、前后水洗等的論述,闡明它們對色差色調的影響。雖然單錫鹽和雙鹽著色是屬于老工藝,因關鍵崗位人員流動、客戶對質量要求更苛刻等的原因,不少工廠存在色差問題。這里有必要提出討論,提醒著色生產中要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