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學成分廢品
變形鋁合金化學成分(主成分和雜質)超出國家標準(GB/T3190--1996)規定的范圍,或超出內部(企業)標準(但在國家標準規定的范圍內)而導致產品最終性能不合格的現象,稱為化學成分廢品。
產生化學成分廢品的原因主要是:
1)原材料化學成分不符合要求,廢料或中間合金或添加劑或變質劑或復化料或洗爐料等成分不準確;
2)廢料混料;
3)配料錯誤,包括計算錯誤,過秤錯誤,備料錯誤,爐內剩料量估計不準確等;
4)裝錯爐料,補料沖淡錯誤;
5)取樣不正確,快速分析錯誤;
6)加鎂方法不正確,或液體金屬在爐內停留時間過長,造成大量燒損;
7)攪拌不均勻;
8)轉組不放干,洗爐不好;
9)電爐接受火焰爐液體料時,輸送金屬的澆包清理不干凈;
10)其他。如掉入電阻絲、“跑溜子”等。
二、熔體過熱
合金在熔煉鑄造過程中局部或全部熔體的溫度超過規程允許的最高熔煉溫度的現象稱為過熱。
產生過熱的原因是:
1)熱電偶損壞,儀表失靈;
2)不遵守熔煉、鑄造規程;
3) 在爐溫較高的情況下,由于金屬氧化熱或溶解熱而造成熔體自然升溫。
防止熔體過熱的根本措施是加強崗位責任心,遵守操作規程,掌握爐子的升溫特點和其他熱工特性,及時維修儀表。熔體過熱如發生在變質處理之前,可待熔體冷卻至正常溫度范圍后繼續按規程操作。若發生在變質處理之后,可在國家(部)標準允許的范圍內補加0.005%~0.05%的鈦。對于不允許加鈦或鈦含量已經達到標準上限的合金制品,若用途不甚重要,可待熔體溫度降下來后按正常規程鑄造,然后按常規進行檢驗,但在鑄造時應特別采取措施防止鑄錠裂紋。對于重要制品,則應改為一般制品,盡量不要報廢。
三、含氫量超標
鋁中的氫危害很大,主要是:在鑄造性能方面,隨鋁及鋁合金中氫含量增加,鑄錠中形成疏松、氣孔、小白點、小尾巴等缺陷的傾向增加。并使鑄件及變形鋁合金半制品的氣密性降低。在熱處理性能方面,鑄錠中以過飽和狀態和化合態存在的氫是促使鑄錠在均勻化及半制品中產生二次疏松和表面起泡的重要原因。在壓力加工過程中,變形半成品中的分層缺陷隨氫含量的增加而成正比的增加,板材表面的起皮成泡和鍛件中的光亮鱗片都是由氫直接造成的(但這種氫不是唯一的從鑄錠中來的)。近來發現,鋁及鋁合金中也存在著第二類氫脆現象。隨著氫含量的增加,脆性斷裂溫度區間擴大,并使橫向截面收縮率顯著減小,使合金在鍛造和軋制時脆性增大。合金中的氫也是促進電解拋光時產生坑蝕的原因之一,并使車削后的表面狀態變壞。在力學性能方面,隨著氫含量的增加,鑄錠及半制品的強度、塑性、沖擊韌度及斷裂韌度都明顯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