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著重介紹使用鋁擠壓機帶飛鋸的雙牽引設備的經濟效益。盡管該設備的價格要超過單牽引,但我們在這此重點討論的不是設備的價格,而是該設備的使用給企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此分析基于合理的銷售價格,而不是最低的銷售價格。
在歐美投資回報期是公司用于對投資進行經濟分析的常用方法。此方法對各投資方案進行財務計算,比較投資成本,進行各投資戰略發展的可行性分析。
若以兩個投資方案為例,投資回報率可比較兩個方案價格不同,同時它又體現了兩個方案投資回報期內的不同效益。在北美,大部分公司投資項目采用投資回收期以2年或3年為準。如果投資回收期超過3年,這投資項目將被否決。如果少于2年,通常這項目也被批準采用。
投資回報期計算公式如下:
投資回報期 = | 價格差 |
每年節省的成本 |
對一個制造加工項目,假設兩個供應商被準許投標。一個標書報價為100萬元,而另一個標書報價為300萬元。第一個方案的材料浪費率為10%,第二個方案的材料浪費率為5%。
方案1:設備價格 100萬元
材料浪費率 10%
方案2:設備價格 300萬元
材料浪費率 5%
兩個方案銷售報價差額為:
方案1:設備價格 100萬元
方案2:設備價格 300萬元
兩個方案報價差額 200萬元
新設備年生產產量為5000噸(500萬公斤),生產中的廢料成本每公斤5元。各方案廢料總成本分別計算如下:
方案1: 5,000,000公斤/年× 0.10 ×5元/公斤 = 2,500,000元/年
方案1: 5,000,000公斤/年× 0.05 ×5元/公斤 = 1,250,000元/年
年生產成本差額: 1,250,000元/年
用投資回報期進行計算如下:
兩個方案報價差額: 2,000,000元
年生產成本差額: 1,250,000元/年
投資回報期: 1.6年
由于投資回報期少于兩年,以北美標準選擇方案2為佳。盡管實際當中設備價格要高300%。
帶飛鋸的雙牽引設備
帶飛鋸的雙牽引設備的鋁材生產線非凡經濟效益表現在于牽引機可以在模痕處切割型材,從而不會產生額外的廢料。飛鋸雙牽引機也可用于更長的短棒,它可從一個短棒擠壓出兩倍冷床長度的型材。
圖為: 帶飛鋸的雙牽引設備的鋁材生產線
兩個主要原因能促使帶飛鋸的雙牽引設備提高經濟效益
1.飛鋸在模痕處切割,可減少廢料。
2.可以使用更長的短棒擠壓雙倍冷床長度的型材,提高擠壓效率。
飛鋸雙牽引設備在整個的浪費率方面可以減少2%的廢料,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減少材料浪費;二) 原來被浪費的產量現被轉成有用的銷售附加值。以下假設實例采用總銷售毛利為35%。
減少材料浪費
4,000,000公斤/年×0.02 = 80,000公斤/年
80,000公斤/年×3元/公斤 = 240,000元/年
損失的產量
4,000,000公斤/年×0.02 = 80,000公斤/年
80,000公斤/年×20元/公斤×0.35 = 560,000元/年
可以從一個短棒上擠出兩倍冷床長度的鋁型材,也就意味著鋁型材擠壓機可以用更少的停車換棒周期生產出更多的鋁型材產品。以下實例假設5%的模具可以做到從一個短棒上擠出兩倍冷床長度的鋁型材,鋁型材擠壓機的停車換棒周期為20秒,每小時產生1000公斤的產品。
損失的產量
4,000 小時×0.05 = 200小時
200小時×40 短棒= 8,000 短棒/年
8,000 短棒/年×20 秒∕3600 秒 = 44小時/年
44小時×1,000公斤×20元×0.35 = 308,000元/年
使用帶飛鋸的雙牽引設備效益小結:
飛鋸減少材料損耗 (240,000 元/年+560,000元/年) 800,000元/年
每根柱棒擠壓多倍長度的型材 308,000元/年
總收益 1,108,000元/年
以上實例計算充分顯示使用帶飛鋸的雙牽引設備后的效益提高。這僅是一個實例,我們十分愿協助客戶對具體的設備安裝進行特殊的計算,以便客戶進行項目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