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擠壓型材時效時應注意以下六個事項
(一):鋁型材時效時盡量按照材質,厚薄,大小,硬度要求,性能要求相同相似的鋁合金型材放置同一爐中進行時效處理。時效的鋁型材要嚴格按照該爐型材相對應的時效工藝進行嚴格操作,不得擅自更改,不得敷衍了事。
(二):注意觀察循環風機,循環冷卻水運轉,密切注意觀察點火加熱情況,爐內升溫誤差情況,爐內升溫速度情況,保溫情況,并注意爐門的升降安全和密封性。
(三):高溫燃燒環境下注意油,氣的泄露情況,通風情況,注意安全。
(四):吊運裝卸料框注意墜料,注意行車及料框同自身的安全距離。
(五):鋁材時效爐內嚴禁滯留人員,必須進入爐內作業時一定要做好相應的保護,并必須有成年人在外觀察保護。爐內杜絕可燃易爆物攜入,嚴禁用作烘烤,取暖,睡覺等非生產性用途。
(六):不同后加工要求的型材不得并料并框,應根據后加工要求連同流程卡(制造傳票)分別轉入各生產部門。如實做好工序各表單記錄,以便核查。交接班要當面交代清楚當班情況。
鋁型材時效工藝操作規程
1、目的 規范熱擠壓型材(基材)時效的整個過程,以達到顧客所要求的力學性能,提高生產效率。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在本公司時效生產的整個過程。
3、職責 3.1 車間主任負責指導和監督車間員工按本規程的規定操作。
3.2 其他各崗位員工嚴格按照本規程的規定進行操作。
4、操作規程
4.1鋁材時效生產工藝流程圖:
裝爐 入爐
外溫 保溫 出爐 分析 下料 風冷
4.2 裝爐(責任人:時效工)
4.2.1入爐前將每框的生產檢驗隨行卡取下,切實保護好,并將各料框的 編號、合金牌號、狀態、產品型號、重量、支數、時效爐號等填寫入時效原始記錄中。
4.2.2裝爐時必須裝滿爐,每爐必須有8框以上才裝爐。
4.2.3應當在上一爐出爐前將下一爐料備好放在時效爐旁,以便一出爐馬 上可以將下一爐型材裝爐時效,提高時效爐生產效率。
4.3. 時效
4.3.1鋁材時效工藝表
合金狀態 狀態 手鉗硬度(HW) 設定溫度(℃) 保溫時間(h) 6063 T4 不時效處理 T52 8-11 200℃ 4-5h T5 ≥8 185℃ 4-5h T6 ≥12 185℃ 4-5h 6061 T6 ≥14 170℃ 5-6h 6005 T6 ≥15 180℃ 7-8h 6005A T6 ≥15 170℃ 5-6h 6063A T5 ≥11 185℃ 5-6h 6060 T52 8-11 170℃ 3-3.5h 6082 T4 不時效處理 T5 ≥14 170℃ 7-8h T6 ≥16 170℃ 7-8h 4.3.2入爐前盡量分類。一是按時效溫度相同的分類;二是按保溫時間長短 分類。當在同一時效溫度情況下,薄料及通風良好的料可取下限保溫時間,細料、厚料和通風不良的料應取上限保溫時間,以確保時效效果滿意。
4.3.3時效工在吊料入爐前,應檢查準備裝爐時效的每一框型材是否按第
4.8.4條的規定使用橫隔條裝框。若發現違反規定者,應拒絕入爐時效,并查明該框的責任班組,報告車間主任處理,否則若該框型材時效不合格時,由時效工承擔責任。 4.3.4時效過程中,應經常監控燃燒系統是否正常和測溫儀表溫度指示是否正確,如發現問題應及時報告車間主任解決。
4.4 出爐
4.4.1保溫時間一到,即可出爐。出爐時應先關電源和風機,再打開爐門, 將料拖出來采用強風冷卻。
4.4.2當出爐型材冷到100℃以下時,用硬度鉗在每框型材的兩頭測量每種 規格型材的硬度,并將測量數據記錄在生產檢驗隨行卡和時效原始記錄表上,然后將生產檢驗隨行卡按原樣放回每框型材上。
4.5 人工時效原始記錄的填寫
4.5.1入爐時班長填寫如下內容:時效批號、入爐時間、設定溫度、保溫 時間、時效日期、時效爐號、料框編號、擠壓班次。
4.5.2出爐時班長填寫出爐時間、硬度。
5、表格與記錄 5.1《時效生產工藝原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