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合金門窗工藝流程圖
一
放樣 → 下料 → 機加工 → 組件拼裝 → 安裝鋁加工技術實用手冊
二、制作:
1 放樣
在加工前應根據(jù)施工圖進行翻樣,校核施工土建尺寸,并據(jù)以制作各節(jié)點部位樣板,用樣板,用樣板在桿件需要加工的部分劃線放樣作為加工依據(jù)。
2 下料
下料前應進行校正調(diào)直,下料應使用雙頭切割機。
3 機加工
鋁合金門窗要對桿件進行孔、槽、豁、榫的加工后才能安裝,孔:孔位允許偏差± 0.5mm ,孔距允許偏± 0.5mm ,累計誤差不大于± 0.1mm E-V P*W y"v u[ t m V.K
槽:定位尺寸± 0.5mm 。
槽尺寸± 0.5mm 。
豁尺寸± 0.5mm 。
榫尺寸± 0.5mm 。
孔的加工方法可采取鉆孔,也可以沖孔。槽、豁、榫加工可采取銑加工成型,也可以采取沖切成型,桿件在加工過程中,堆放時每層應用抱有軟塑料套的墊條隔斷,不得使桿件直接接觸,以免損壞鍍膜表面,墊條間不大于 1m 。
上下要對齊,以免影響桿件變形。
4 組件拼裝
組件,桿間連接,按設計分別采用鉚接,螺栓等,連接應牢固,各連接縫隙應進行可靠的密封處理。
組件框允許偏差見表:
表: Untitled-1
拼裝好的框件應垂直堆放,下面用有套的墊木墊好,不準隨便在地面堆放。
平開門、窗工藝流程
框扇斷料→框扇銑口→銑鎖孔槽→鉆五金孔→切玻璃壓條→裝框、扇密封膠條→裝玻璃壓條→扇玻組合→裝五金配件→檢驗→包裝→入庫 2、推拉門、窗工藝流程
框扇斷料→框扇銑口→銑排水孔→銑鎖孔槽→裝毛條→鉆五金孔→切玻璃壓條→裝密封毛條→裝玻璃壓條→裝滑輪→框、扇組合→檢驗→包裝→入庫
一、框料斷料
1、量具校核:核對雙頭鋸床標尺與鋼卷尺的誤差;如果用兩臺雙頭鋸分別對同一樘窗的外框型材進行切割,必須對兩臺雙頭鋸進行校核,直到兩臺鋸床標尺與鋼卷尺尺寸統(tǒng)一為準。
2、斷料尺寸的精確度控制:同一批次相同尺寸的斷料;第一支料復核兩次,確認尺寸無誤后,才能開始斷料。并在同一尺寸批量斷料中工件尺寸進行抽查,核對斷料是否有誤差。
3、針對45度組角的外框斷料。斷第一支料時,應用萬能角度尺檢查角度誤差值不大于10um。
二、框料工藝孔槽銑削
1、平開外框。外框中柱需要銑缺,銑榫。銑缺、銑榫時,先用同型號廢鋁或者斷一條短料試樣,確認中柱銑缺、銑榫后與外框角縫嚴密咬合。
2、推拉外框。銑推拉框下滑時,先用料頭放樣,直到下滑料頭銑缺與邊框完全咬合后,才能用新料銑缺。下滑滑輪莖條銑缺作為排水孔時,其長度不超過20mm.兩端頭長度應一致。1800mm銑兩個排水孔,超過1800mm銑三個排水孔。銑缺后的上下滑,應嚴格配對,避免銑錯、銑反。銑孔銑缺時,型材不能有劃傷和劃痕。 三、扇料工藝孔槽銑削
1、推拉門、窗扇;勾光企銑口,勾光、企上下口應銑方正,左右余量一致。滑輪調(diào)節(jié)孔應正確,孔距型材邊緣左右應一致。推拉門鎖孔高度:扇高2300mm以內(nèi),鎖孔位置離地垂直距離950-1150mm;推拉窗銑鎖高度:離地垂直距離1500-1600mm;相鄰門窗的門窗鎖孔高度必須一致。
2、平開門、窗;銑平開門鎖孔高度:離地面垂直距離950-1150mm;銑平開窗 鎖孔高度,離地面垂直距離1500-1600mm;平開窗鎖孔離型材邊必須一致,誤差不得超過
1mm.鎖孔高度與相鄰窗的鎖孔高度必須一致。懸窗鎖孔開孔位置居中銑削。 3、如果平開窗外框需要銑筋的,銑筋的長度必須與滑撐的規(guī)格長度一致。銑筋的方向必須與平開窗開啟方向一致。 四、框料中梃斷面銑削:
中梃銑缺長度與45度外框單邊內(nèi)角距離長度相等,并且中梃端頭與45度外框榫接時不能出現(xiàn)脹腰、收腰現(xiàn)象。 五、框扇料角碼切割:
框扇角碼寬度小于型材內(nèi)壁1mm為宜。并隨時抽查角碼寬度是否與型材吻合。角碼斷面應成直角,表面應光滑、無毛刺。
六、框扇組角工藝
?拼接榫口、榫頭及鋁合金組角縫設計說明;
拼接榫口、榫頭必須采用彈性機械連接,連件件與型材間縫必須注膠密封,榫接逢需用高級榫口膠密封,不存在滲漏點。鋁合金組角縫必須采用注膠組角工藝。組角前型材截面必須涂專用組角膠,組角定位片必須采用不銹鋼材質(zhì),組角碼與型材間縫必須高壓注膠填充,不得有松動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