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扣組件是一套可以反復使用的自鎖裝置,應用十分廣泛,產品的質量和外觀都需要有嚴格的控制要求。鎖座是可以反復使用的帶有自鎖功能的標準件,它采用模鍛方法為機加車間提供模鍛件毛坯,使加工量大大減少。一些不規則的曲面不必進行機加,只需對底面和型腔等簡單型面進行加工,就能完成零件并與卡塊、墊片、彈簧進行鉚接組合,形成組件;因此其強度高(通過鍛造后零件表面輪廓的纖維組織不被破壞)、機加工余量小、生產效率高就成為模鍛件的突出特點。但是鎖座(材料LD5)在模鍛生產時出現的鍛造問題影響了產品的外型尺寸,機加工零件的質量也不穩定,極易造成廢品,更重要的是鍛件尺寸超差,造成廢品率很高。
2 缺陷的產生過程
此項模鍛件在生產中經常出現兩處鍛造缺陷。缺陷影響機加工裝的定位,造成零件超差報廢;缺陷影響產品的外觀質量,嚴重的做報廢處理。鎖座生產數量較多,需要有穩定的質量。由于車間的模鍛設備比較陳舊,精度下降很多,給生產帶來一定的困難,不僅造成鍛件產品合格品率下降,給下道機加工序的生產也帶來難度。
3 模具設計和鍛造過程中的缺陷分析
首先確定了產品的工藝流程為下料、模鍛、切毛邊、校平、交付等五道主要工序。從產品的工藝流程可知,需要模鍛、切邊和校平三套模具即可完成鍛件的生產,對模鍛件的形成過程而言,每道工序不可缺少,首先肯定了模鍛工步的設計是合理的。鍛造過程中棒料的碼放是橫向碼放,并且是兩件連鍛,沖切時成為單件。LD5 材料的塑性較好,在型腔中流動性相對也較好,模具加工也符合模具圖紙要求。經試驗無論是改為單件橫放,還是單件豎放,都在成型后出現了局部未充滿現象,此現象約占總數的85%以上。鍛件在切邊前,待機加工面是平整的,切邊后產翹曲,需要進行校平整形,否則在機加工時不能與卡具完全貼合,難以保證設計圖紙的要求;整形后產生的雙R 現象,約占總數的50%。經分析,在鍛造過程中型腔內產生的氣體沒有被完全排凈,占據了一定的空間,使鍛件局部有未充滿現象;雙R 的產生重要是校平模與鍛件尺寸不符,此種材料的塑性很好,造成雙R 現象。
2 缺陷的產生過程
此項模鍛件在生產中經常出現兩處鍛造缺陷。缺陷影響機加工裝的定位,造成零件超差報廢;缺陷影響產品的外觀質量,嚴重的做報廢處理。鎖座生產數量較多,需要有穩定的質量。由于車間的模鍛設備比較陳舊,精度下降很多,給生產帶來一定的困難,不僅造成鍛件產品合格品率下降,給下道機加工序的生產也帶來難度。
3 模具設計和鍛造過程中的缺陷分析
首先確定了產品的工藝流程為下料、模鍛、切毛邊、校平、交付等五道主要工序。從產品的工藝流程可知,需要模鍛、切邊和校平三套模具即可完成鍛件的生產,對模鍛件的形成過程而言,每道工序不可缺少,首先肯定了模鍛工步的設計是合理的。鍛造過程中棒料的碼放是橫向碼放,并且是兩件連鍛,沖切時成為單件。LD5 材料的塑性較好,在型腔中流動性相對也較好,模具加工也符合模具圖紙要求。經試驗無論是改為單件橫放,還是單件豎放,都在成型后出現了局部未充滿現象,此現象約占總數的85%以上。鍛件在切邊前,待機加工面是平整的,切邊后產翹曲,需要進行校平整形,否則在機加工時不能與卡具完全貼合,難以保證設計圖紙的要求;整形后產生的雙R 現象,約占總數的50%。經分析,在鍛造過程中型腔內產生的氣體沒有被完全排凈,占據了一定的空間,使鍛件局部有未充滿現象;雙R 的產生重要是校平模與鍛件尺寸不符,此種材料的塑性很好,造成雙R 現象。
4結論
采取以上改進措施后,在 2001 年11 月生產的鎖座模鍛件共計3800 件中,交付合格鍛件3670 件,合格率為96.58%,符合模鍛件合格品率≥96%的要求。合格品率的提高還節約了材料,減少了能源(電、低壓氣、石墨潤滑劑等)的消耗、模具磨損,降低了機加的報廢率。此項改進措施榮獲了2002 年度公司質量管理小組成果三等獎。
采取以上改進措施后,在 2001 年11 月生產的鎖座模鍛件共計3800 件中,交付合格鍛件3670 件,合格率為96.58%,符合模鍛件合格品率≥96%的要求。合格品率的提高還節約了材料,減少了能源(電、低壓氣、石墨潤滑劑等)的消耗、模具磨損,降低了機加的報廢率。此項改進措施榮獲了2002 年度公司質量管理小組成果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