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0年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年會”在湖北武漢召開。會議審議并通過了2010年度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報告,對標委會秘書處推薦的2011年度國標和行標計劃項目、會員單位提出的新標準項目進行了論證和審核,明確了今后有色金屬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工作重點。“十二五”期間,標委會將完成700項左右的國家、行業和軍用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形成約2800項有色金屬標準。會議還對2010年度全國有色金屬標委會“技術標準優秀獎”、“標準化先進工作者”的獲獎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并頒獎。
此次會議由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辦,中國鋁業公司協辦。來自全國有色金屬行業的代表共400余人參加了會議。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賈明星、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高云虎、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工業一部處長肖寒、全國有色金屬標委會主任委員范順科、中國鋁業公司科技管理部處長張玲仙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全國有色金屬標委會秘書長朱玉華主持。
高云虎和肖寒在講話中對全國有色金屬標委會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們認為,在新的行業形勢下,標委會要從價值、服務和質量等方面進行創新,要走向、深入企業,細化領域,嚴把標準立項檢查關,要切實做好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節能環保等方面標準的制修訂工作。
賈明星在講話中指出,我國有色金屬工業正處在一個價值高位時期,產能過剩、高能耗、資源匱乏、環保壓力大等矛盾相對突出,因此,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必須考慮各種因素,適應行業發展的需求。他認為,目前,我國有色金屬標準化工作面臨著走出去、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問題,必須重視人才的培養,形成一支高素質的標準化人才隊伍,加快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國際標準化工作的步伐,實現單一采用到自主制定國際標準。
范順科對我國現階段標準的數量和質量、標準周期的變化以及如何對待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等方面進行了充分的論述。他認為,一個產品的技術標準,就是這類產品在一定時期內的標桿,標準的制修訂,一定要結合企業和行業的實際情況,不能脫離行業的現狀。因此,他希望標準起草單位在制定標準時,必須要有用戶的參與,一定要注意用戶的意見。
朱玉華向大會作了2010年度秘書處工作報告,他在報告中說,截至2009年底,我國有色金屬標準總計2338項,其中有色金屬國家標準1213項,行業標準總計1125項。2010年度,全國有色金屬標委會發布有色金屬標準項目共225項,其中國家標準13項,行業標準212項。根據國家最新的采標率計算方法,我國有色金屬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采標率分別為88%和83%,已經達到很高水平。目前,有色金屬國家標準中標齡在5年以內的占61.7%,標準數量和水平基本上滿足了有色金屬行業發展的需要。“十一五”期間,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國際標準化工作的步伐也不斷加快,一方面,我國的優秀標準正以各種形式被推薦到國際上去,另一方面,國家標準和國外的先進標準也通過采標逐步轉化為我國標準。一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逐步完善并適應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與國際接軌的有色金屬標準體系正在形成。
隨著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快速穩定發展、產品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對標準的制修訂和更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二五”期間,有色金屬標委會將加快標準制修訂的步伐,進一步完善標準的制修訂程序,保證標準的制修訂效率和質量,逐步建立較完善的有色金屬標準體系;深化國際標準化工作,加大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我國特色產品國際標準的研制力度,到“十二五”末,力爭完成3~5項國際標準,使我國標準化工作走向國際舞臺。同時,標委會將進一步深入開展低碳標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有效開展大飛機、核電等相關新材料標準的研制,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和清潔生產標準的研究和制定,為企業安全生產和政府有效監督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