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隨著航天工業的迅猛發展,對材料的各種性能 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鋁金屬基復臺材料由于 具有較高的比強度和比剛度,良好的耐熱性、耐磨 性等多種優異的物理和機械性能,在航空、航天、 汽車等工業領域顯示出廣泛的應用前景 [1,2] 。但由 于材料本身增強體的大量引入而使其抗腐蝕性極 差,加之增強體多為陶瓷材料,是非導電體,陽極 氧化法不能在基體表面形成連續的陽極氧化膜。阿 羅丁化學法又由于鉻酸鹽是一種致癌的毒性物質而 使其應用受到限制。隨著稀土在工業應用中的深入 研究,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學者對鋁合金表面稀土 轉化膜進行了研究。澳大利亞航空研究室的 Hin— ton和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 Mansfeld等人在這 方面做了許多工作 [3-6] 。我們曾對純鋁和 LYl2表 面稀土轉化膜進行過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7] 。 本文研究利用混合稀土作為成膜物質,在鋁金屬基 復合材料A16061/SiCp表面獲得金黃色轉化膜,對 其抗腐蝕性能進行了研究。混合稀土價格低廉,應 用前景廣泛。 1 實驗方法 1.1 原材料 本試驗采用的成膜基體為 A16061/SiCp,其成 分和主要機械性能列于表1,混合稀土的成分列于 表2。
1.2 試樣的制備 A16061/SiCp試樣依次經過打磨拋光。擦拭粉 塵、有機除油、清洗。轉化膜成膜工藝、清洗、干 燥等工序制備出混合稀土轉化膜,其中轉化膜工藝 條件如表3所列。
1.3 抗腐蝕能力測定
(1)濕熱試驗用5Y25型恒溫恒濕箱,按 GB2361-80進行試驗。試驗條件:箱內溫度為49± 1℃;空氣通人量力每小時箱內容積的3倍;箱內相 對濕度為95%以上;環境溫度不低于20℃:試片轉 速為1/3rpm;每天連續運轉時間為8h。
(2)鹽水浸漬試驗按JB/T6073—92進行全浸 腐蝕試驗。浸漬液為3.5%NaCl;溫度為35℃;每6 天換一次鹽水,試驗周期為1個月;通過失重法計算 其腐蝕速率,單位為μg/m2·s。 (3)電化學方法評價轉化膜耐蝕性采用三電 極體系,利用美國 Parc公司生產的 M273恒電位儀 與 IBM586微機組成的電化學測試系統、測定轉化 膜在3.5%NaCl中的 Tafel曲線來評價轉化膜的耐 蝕性能,測試軟件為 M352,參比電極為飽和甘汞電 極、輔助電極為期電極,試樣面積為3.5cm2。 1.4 轉化膜的形貌觀察 在S57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下觀察混合 稀土轉化膜的表觀形貌。 1.5 轉化膜形態的確定 利用日本理學公司生產的 D/max—3B型衍射儀 (XRD)確定膜的形態。 2 結果與討論 2.1 膜的耐蝕性能 (1)不同轉化膜的耐蝕性比較為了評價混合 稀土轉化膜的耐蝕性能,將其與 MBY法、A1odine 法進行比較,各種轉化膜的濕熱試驗結果如表4所 示。從表4可以看出,混合稀土轉化膜的耐蝕性優 于MBV法和Alodine法。
(2)全浸失重試驗不同處理方法所得的轉化 膜在全浸試驗過程中的腐蝕速率如圖1所示。混合 稀土轉化膜的腐蝕速率低于MBV法和Aldee法,這 和濕熱試驗結果一致。
(3)電化學測試圖2為混合稀土轉化膜試樣 和空白試樣在3.5%NaCl溶液中的Tafel曲線。從 圖中可以看出,混合稀土轉化膜試樣的腐蝕電勢 Ecorr比無轉化膜試樣的腐蝕電勢Ecorr增大,這在一 定程度上說明了混合稀土轉化膜具有較好的抗腐蝕 性能。另一方面,混合稀土轉化膜和無轉化膜試樣 相比,Tafel曲線的陰極分支和陽極分支部向負方向 發生了移動,腐蝕過程中的陽極反應和陰極反應都 被混合稀土轉化膜有效地抑制。將 Tafel曲線經微 機處理數據后得出二種試樣的腐蝕電流jcorr和腐蝕 電阻Rd,如表5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混合稀土轉化膜的Rp比未 經處理的A16061/SiCp的Rp高出19倍,而Ecorr比 未經處理的A16061/SiCp的 Ecorr小19倍。說明混 合稀土轉化膜提高了鋁金屬基復合材料 A16061/ SiCp的耐腐蝕性能。
2.2 膜的表現形貌 圖3為鋁金屬基復合材料A1606.1/SiCp表面混 合稀土轉化膜的掃描電鏡(SEM)照片,其中(a)為放 大400倍時的微觀形態;
(b)為放大800倍的微觀形 態。從照片中可以看出,混合稀土轉化膜呈現出蜂 窩狀結構,在蜂窩低谷處還排布著球形小顆粒。從 表觀形貌來看,混合稀土轉化膜完全覆蓋了基體表 面,并且比較致密,保護了基體免遭破壞。對于 A16061/SiCp來說,其腐蝕過程包括陽極溶解反應: Al-3e→Al3+和陰極去極化反應:o+2H2O+ 4e-→4OH-。任一反應被抑制時.腐蝕都會被有效 地控制。由于混合稀土轉化膜的存在阻礙了 O2和 電子在腐蝕介質與基體表面之間的轉移和傳遞,腐 蝕過程中的二個反應均受到抑制,腐蝕的動力下降, 因此混合稀土轉化膜的存在提高了材料的耐蝕性
2.3 混臺稀上轉化膜晶型的確定 圖4為鋁金屬基復合材料A16061/SiCp表面混 合稀土轉化膜的X射線衍射圖譜(XRD)。從中可 以看到。混合稀土轉化膜的 XRD圖譜未出現尖峰, 2θ角在20-40度范圍內出現了一個漫寬峰,說明 轉化膜是非晶態結構c由于非晶態結構的膜各向同 性,表面元晶界,在腐蝕介質中不易形成腐蝕微電 池,發生電化學腐蝕的可能性極小,故耐蝕性較好。
3 結論
(1)利用混合稀土為主的處理液處理鋁金屬基 復合材料A16061/3iCp印,可在基表面形成金黃色 的轉化膜,該膜的耐蝕性優于在A16061/SiCp印表 面上獲得的陽極氧化膜和化學氧化膜。
(2)混合稀土轉化膜呈現出蜂窩狀結構,在蜂窩 低谷處排布著球形小顆粒。
(3)混合稀土轉化膜是非晶態結構。
1.2 試樣的制備 A16061/SiCp試樣依次經過打磨拋光。擦拭粉 塵、有機除油、清洗。轉化膜成膜工藝、清洗、干 燥等工序制備出混合稀土轉化膜,其中轉化膜工藝 條件如表3所列。
1.3 抗腐蝕能力測定
(1)濕熱試驗用5Y25型恒溫恒濕箱,按 GB2361-80進行試驗。試驗條件:箱內溫度為49± 1℃;空氣通人量力每小時箱內容積的3倍;箱內相 對濕度為95%以上;環境溫度不低于20℃:試片轉 速為1/3rpm;每天連續運轉時間為8h。
(2)鹽水浸漬試驗按JB/T6073—92進行全浸 腐蝕試驗。浸漬液為3.5%NaCl;溫度為35℃;每6 天換一次鹽水,試驗周期為1個月;通過失重法計算 其腐蝕速率,單位為μg/m2·s。 (3)電化學方法評價轉化膜耐蝕性采用三電 極體系,利用美國 Parc公司生產的 M273恒電位儀 與 IBM586微機組成的電化學測試系統、測定轉化 膜在3.5%NaCl中的 Tafel曲線來評價轉化膜的耐 蝕性能,測試軟件為 M352,參比電極為飽和甘汞電 極、輔助電極為期電極,試樣面積為3.5cm2。 1.4 轉化膜的形貌觀察 在S57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下觀察混合 稀土轉化膜的表觀形貌。 1.5 轉化膜形態的確定 利用日本理學公司生產的 D/max—3B型衍射儀 (XRD)確定膜的形態。 2 結果與討論 2.1 膜的耐蝕性能 (1)不同轉化膜的耐蝕性比較為了評價混合 稀土轉化膜的耐蝕性能,將其與 MBY法、A1odine 法進行比較,各種轉化膜的濕熱試驗結果如表4所 示。從表4可以看出,混合稀土轉化膜的耐蝕性優 于MBV法和Alodine法。
(2)全浸失重試驗不同處理方法所得的轉化 膜在全浸試驗過程中的腐蝕速率如圖1所示。混合 稀土轉化膜的腐蝕速率低于MBV法和Aldee法,這 和濕熱試驗結果一致。
(3)電化學測試圖2為混合稀土轉化膜試樣 和空白試樣在3.5%NaCl溶液中的Tafel曲線。從 圖中可以看出,混合稀土轉化膜試樣的腐蝕電勢 Ecorr比無轉化膜試樣的腐蝕電勢Ecorr增大,這在一 定程度上說明了混合稀土轉化膜具有較好的抗腐蝕 性能。另一方面,混合稀土轉化膜和無轉化膜試樣 相比,Tafel曲線的陰極分支和陽極分支部向負方向 發生了移動,腐蝕過程中的陽極反應和陰極反應都 被混合稀土轉化膜有效地抑制。將 Tafel曲線經微 機處理數據后得出二種試樣的腐蝕電流jcorr和腐蝕 電阻Rd,如表5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混合稀土轉化膜的Rp比未 經處理的A16061/SiCp的Rp高出19倍,而Ecorr比 未經處理的A16061/SiCp的 Ecorr小19倍。說明混 合稀土轉化膜提高了鋁金屬基復合材料 A16061/ SiCp的耐腐蝕性能。
2.2 膜的表現形貌 圖3為鋁金屬基復合材料A1606.1/SiCp表面混 合稀土轉化膜的掃描電鏡(SEM)照片,其中(a)為放 大400倍時的微觀形態;
(b)為放大800倍的微觀形 態。從照片中可以看出,混合稀土轉化膜呈現出蜂 窩狀結構,在蜂窩低谷處還排布著球形小顆粒。從 表觀形貌來看,混合稀土轉化膜完全覆蓋了基體表 面,并且比較致密,保護了基體免遭破壞。對于 A16061/SiCp來說,其腐蝕過程包括陽極溶解反應: Al-3e→Al3+和陰極去極化反應:o+2H2O+ 4e-→4OH-。任一反應被抑制時.腐蝕都會被有效 地控制。由于混合稀土轉化膜的存在阻礙了 O2和 電子在腐蝕介質與基體表面之間的轉移和傳遞,腐 蝕過程中的二個反應均受到抑制,腐蝕的動力下降, 因此混合稀土轉化膜的存在提高了材料的耐蝕性
2.3 混臺稀上轉化膜晶型的確定 圖4為鋁金屬基復合材料A16061/SiCp表面混 合稀土轉化膜的X射線衍射圖譜(XRD)。從中可 以看到。混合稀土轉化膜的 XRD圖譜未出現尖峰, 2θ角在20-40度范圍內出現了一個漫寬峰,說明 轉化膜是非晶態結構c由于非晶態結構的膜各向同 性,表面元晶界,在腐蝕介質中不易形成腐蝕微電 池,發生電化學腐蝕的可能性極小,故耐蝕性較好。
3 結論
(1)利用混合稀土為主的處理液處理鋁金屬基 復合材料A16061/3iCp印,可在基表面形成金黃色 的轉化膜,該膜的耐蝕性優于在A16061/SiCp印表 面上獲得的陽極氧化膜和化學氧化膜。
(2)混合稀土轉化膜呈現出蜂窩狀結構,在蜂窩 低谷處排布著球形小顆粒。
(3)混合稀土轉化膜是非晶態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