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位于揚子與華南兩大成礦構造單元結合部,是全國重要的有色金屬產品生產基地,10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居全國前三位,鉛、鋅、銻的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位。目前,湖南省探明儲量的有色金屬礦產51種,占全國已發現有色金屬礦產種數的91%;十種主要有色金屬已探明儲量達2153萬噸,其中鎢、鉍和銻的累計明資源儲量名列全國第一,分別占世界資源儲量的34.8%、37.2%和9.3%,錫、鉛、鋅、汞、鉭、鈮、鋰、鉬及伴生的鎘、銦、鎵等儲量均居全國前5位。
有色金屬行業在湖南省社會和經濟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截至2006年底,湖南省有色金屬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為567家,規模以下為6000多家。2006年,全省有色金屬礦業總產值(含采、選、冶煉及加工)達200億元以上,占全省工業的5%以上。盡管湖南有色金屬資源“家底”殷實,但經過長期大規模開采,湖南省現有39座大中型重要有色金屬礦山中,按現有的生產規模計算,服務年限在15年以上的僅為10座,服務年限在5至10年的礦山7座,服務年限小于5年的有22座。因為資源枯竭,一批礦山被迫關閉破產,消失礦石采選生產能力220余萬噸。
二、資源綜合利用中存在問題
湖南省有色金屬行業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企業規模偏小、資源開采無序;綜合利用技術水平低、工業廢棄物棄置情況嚴重;產品技術含量低、產業結構嚴重初級化;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等。這些問題制約著湖南有色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成為整個行業做大做強的主要阻礙。
三、湖南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的建議
為了進一步提高湖南省有色金屬行業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促進湖南省有色金屬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建議應盡快通過配套法律法規的建設,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出臺有色金屬綜合利用行業發展的指導性規劃,充分發揮園區作為產業孵化器的作用和功能;完善財政與稅收優惠政策,繼續扶持有色金屬綜合利用行業的發展,尤其是有色金屬回收行業的發展;發揮政府在資金,政策,交流等方面的優勢,推進產學研合作平臺的縱深發展,加速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開發;同時,制定與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利用相關的經濟指標體系與行業技術標準。
四、“十一五”期間湖南有色金屬業發展規劃
“十一五”期間,湖南省有色產業將做強鉛鋅產業,做優鎢、鉬、硬質合金產業,做大銅鋁深加工,做深銻、鈹產業,做精錫、鉍稀貴金屬產業,把有色金屬工業做成國內領先、省內起支柱作用的新型工業。按照規劃,到2010年,全省有色金屬行業10種有色金屬年產量達到220萬噸,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00億元以上,利稅總額達到100億元以上。深加工產品銷售收入占銷售收入總額比例達到40%以上,資源綜合回收率和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為實現這一目標,湖南省將在“十一五”期間啟動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其中包括:1、株冶常壓富氧直接浸出搭配鋅浸出渣煉鋅項目,總投資17.2億元。2、株冶搭配處理鋅浸出渣直接煉鉛項目,總投資11.9億元。3、株硬高性能硬質合金工具工程改造項目,總投資10.1億元,新增生產能力:硬質合金可轉位刀片150噸,硬質合金大制品深加工80噸,硬質合金型材200噸;項目全部完成后可新增銷售收入28億元。4、柿竹園多金屬采選技改工程項目,總投資1.85億元。5、湘鋁干法氟化鹽擴建項目,總投資1.88億元,新增生產能力:1.8萬噸干法氟化鋁,達產后可形成銷售收入10億元。6、瑤崗仙裕新多金屬技改項目,總投資3.24億元。7、錫礦山2萬噸聚氯乙烯項目,總投資1.39億元。8、湘鋁干法氟化鹽擴建項目,總投資1.88億元,新增生產能力:1.8萬噸干法氟化鋁,達產后可形成銷售收入10億元。